譚偉恩指出,佩洛西在行前宣布感染新冠病毒,又在短時間內「由陽轉陰」,過程戲劇化,合理懷疑是在對中國大陸表示收斂,而佩洛西的相關目的已達成,研判後續親自「訪台」的幾率低。
針對佩洛西「訪台」風波,譚偉恩表示,其實最近有幾件事情的發展令人感覺中美競爭似乎趨緩,首先是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352項來自中國的商品解除懲罰性關稅。
此外,譚偉恩指出,中國證監會在4月2日與財政部、保密局、檔案局聯合公布《境外上市保密與檔案管理法規修訂草案》,中間刪除舊規定中「現場檢查應以我國監管機構為主進行,或者依賴我國監管機構的檢查結果」,間接同意美國官方的監管人員可以對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進行審計查驗。
譚偉恩說,上述中美雙方對貿易和投資有關的政策調整顯示,雙方都在釋放善意訊號,基於這個觀察前提,美方為什麼之前要釋放或炒作議長「訪台」?格外令人好奇。有以下幾個可能:
首先,藉此測試北京的底線,同時讓台灣對美緊緊跟隨。這種戰略模糊可以消耗並探測對手的實力,卻無損美國的安全,是成本低、效果強的博弈策略。
其次,從美國國會的角度來看,自特朗普時代迄今,近年已通過多項友台法案,同時「前任或現在官員」竄訪台灣的行程出現頻繁化,作為現任國會龍頭的佩洛西也因此獲得炒作空間及策略效益。
譚偉恩表示,如果佩洛西真的訪台,等於是代表拜登政府在兩岸政策上的重大調整。不過就在行前忽然傳出染疫而取消行程,後續又對外宣稱「由陽轉陰」解除警報,這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先前原定「訪台」,後又因故取消的狀況相似,如此戲劇化的轉折,研判美國有意踩剎車,佩洛西之後親自「訪台」的幾率低。
香港中評社今天也發表快評指出,佩洛西上周四染疫,推遲原定10日「訪台」的行程,目前她已經轉陰,民進黨當局在積極邀訪。佩洛西是否「訪台」引起各方關註,大陸方面昨天再次回應相關問題,闡明立場。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佩洛西應該做的是立即取消而不是推遲有關訪問,對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徑,中方將堅決回擊。馬曉光同時正告民進黨當局,立即停止勾結外部勢力謀「獨」挑釁的圖謀。
一年多前,特朗普政府執政未期,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等都曾計劃「訪台」,後都在中方的強大壓力下取消行程。如果佩洛西不取消「訪台」,中方的正告、警告就會一直存在。相信中方已備妥強力措施,隨時作出回應。
前美國代理助卿董雲裳近日說,不認為烏克蘭形勢會加快北京對台動武的時間線,唯一可能加快的事情是,他們對美國對台怎麼做的看法,北京是否視美國對台政策的變化帶來「台灣獨立」威脅的提速。
董雲裳點出問題的核心。美國對台怎麼做,會帶來「台灣獨立」威脅的提速,會加快北京對台動武的時間線,佩洛西若「訪台」,危機必升高。大陸已發出最嚴厲警告,佩洛西不可以「訪台」。否則,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