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鎮炎2019年退休後,開啟重走長征路的「圓夢計劃」。鄭鎮炎每周在香港登山跑步錘煉體能,兩年前更獨自沿國道318從成都徒步至西藏拉薩,用2160公里、88天的征程磨礪意志。「我必須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挑戰」,5年來,他從體能儲備到歷史知識積累,為長征做了充分的準備。
2024年10月17日,鄭鎮炎特意選擇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的紀念日,頭戴紅軍帽、身着紅軍服、以輕便裝備,從江西于都河畔踏上征程。這條崎嶇的長征路,雖無當年的槍林彈雨,卻依舊充滿考驗。他每天清晨6點啟程,平均每日徒步25至30公里,直至傍晚7、8點才停歇,夜晚入住沿途民宿,簡單用餐後,堅持寫下當天的長征日記和感悟。
堅持天天寫日記
至昨日止,鄭鎮炎已走了250多日,徒步逾6千公里,寫下250篇日記。無論多累,他都會在睡前完成一篇長征日記,日記分為三部分:當日見聞、每日金句與長征記事,細緻記錄沿途的山川風光、人文故事和感悟;摘錄勵志語句激勵自己堅持前行;結合參觀紀念館的史料,撰寫長征歷史片段等。每篇日記都是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對歷史的銘記。
只要心中有信念,腳下就有力量。他表示,長期徒步雖感到疲憊,但想到當年的紅軍精神,就充滿力量,堅持前行。\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