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立法會昨日起一連三日展開新一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
立法會昨日(8日)起一連三日展開新一份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辯論(圖),首日辯論主題為「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強化治理體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多名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又針對深化改革、民生建設、強化治理、經濟發展等多個議題積極建言。多名出席會議的政府官員表示,施政報告不僅立足當前,而且謀劃長遠,在本港邁向「由治及興」的進程上,發揮香港獨特優勢,讓香港的發展方向更清晰,道路更廣闊。\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指出,特區政府會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並會全力籌辦好今年12月7日舉行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確保特區的管治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特區政府深切明白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關係到國家安全以及特區的長治久安,持續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並以更多創新思維和多管齊下的策略在特區全方位推廣愛國主義教育,將國安信息進一步植根社區。
陳國基強調,本屆政府上任後持續強化治理體系,致力提升執行效率和服務質素。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及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目的是要把公務員的管理,變得更為制度化、系統化、公平化。特區政府會繼續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與廣東、澳門的互利合作,提升人流、物流、數據流、資金流,促進協同發展。
「由治及興」進程的關鍵節點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在會上發言說,新一份施政報告把握了國家「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重要契機,是在香港「由治及興」進程的關鍵節點,開展更深更廣的改革。她相信令市民有更好生活、經濟社會實現更好發展,也是議員服務香港的初心。
立法會議員吳秋北表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是香港未來關鍵方向。施政報告提出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推進河套與新田科技城發展,並強化與大灣區城市在產業、交通、資格互認等方面的對接。這不僅有助於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將為市民帶來更多就業與發展機遇。
提升管治團隊工作效率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表示,關注施政報告為支持本地建造業,將額外撥出300億元加大工程項目開支,但若款項全部投入長遠發展的基建項目,中小型建築承建商難以從中受惠、社區亦難即時享受到政策紅利。他建議額外撥出的工程開支可集中於各區中小型民生工程。
立法會議員梁美芬認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一定有助整體提升管治團隊工作效率,她亦支持獎懲分明、破格提拔。至於建設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國際調解院總部即將投入運作,近期國家仲裁法修訂允許香港仲裁機構依法進入內地自貿區如南沙、前海等設立業務機構,開展涉外仲裁,將為香港仲裁業帶來重大機遇。
「AI效能提升組」善用資源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關注新成立的「AI效能提升組」,又提到自己作為賬目委員會成員,在審閱審計報告時經常發現不少部門存在審批效率低、紀錄不完整等行政及文書問題。她期望「AI效能提升組」在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外,也應一併處理過去效率欠佳、資源未能妥善運用等問題。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細無聲」,他期待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的內地專題實習計劃未來能進一步擴大規模,增加實習名額,讓更多青年受益;並同時拓展至航天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讓香港青年有機會在不同行業見證國家在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