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靈活變通/留學住宿需求續升 學者倡適時調整供應目標

時間:2025-10-01 05:02:10來源:大公报

  圖:隨着「留學香港」品牌及大學城的推進,非本地學生及新來港人才的住宿需求料持續增長。

  政府在2014年12月制定和公布《長遠房屋策略》,採用「供應主導」和「靈活變通」的原則,推算和訂定相應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長遠而言仍然可能因應實際情況有所轉變。有學者指出,隨着「留學香港」品牌及大學城的推進,非本地學生及部分新來港人才的住宿需求,未必完全反映在現行推算之內,建議政府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指出,房屋需求方面,外界要留意統計因素,與政策推動之間的落差,舉例非本地學生及部分新來港人才的住宿需求持續上升,目前似乎並未完全反映在報告的推算之內,這部分需求於短期內或會集中在租賃市場,中長期亦可能轉化為置業需求,需求面或有上調空間,有需要建立針對學生及人才住宿的監測指標,並隨實況作動態調整。

  公營房屋方面,葉文祺認為,現時已經由單純追求「量」逐步轉向提升「質」,例如「簡約公屋」在縮短輪候、改善不適切居所方面的過渡性功能已有成效,但隨着常規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在後期陸續落成,建議應適時檢視和調整簡約公屋的規模,把更多資源聚焦於永久性社區及重建項目,以免簡約公屋成為恆常措施。

  建議增加公營房屋面積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指出,留意到報告預測在2030/31年度,將有約三萬間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包括1萬7000間出租/綠置居單位,1萬3000間其他資助出售,公營的出租與出售比例約為六比四,若其中部分出租項目撥作綠置居出售,比例有機會更達至五比五,為更多市民提供自置居所的機會。

  他認為,隨着公屋輪候情況持續改善,適量提高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建議提升公營房屋單位的面積。他表示,欣悉政府將會在第二個五年期起,增加居屋及綠置居面積較大單位的比例,期望為更切合政策目標,若家有長者及家有初生家庭有需要,可以增加多些大面積的戶型,例如三房間隔單位供選購,讓市民既「住得到,又可以住得好」。\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