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郭如佳報道: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於今年三月至五月,針對本港七間大專院校的新聞與傳播學院學生,進行有關「香港新聞傳播本科生追星行為」的網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未來傳媒工作者普遍高度接受流行文化,對追星活動投入不少金錢與時間。逾八成受訪者每年於追星活動的消費不超過2.5萬港元,亦有約一成四受訪者,每年在偶像上花費超過3萬港元,反映相關族群消費能力不容忽視。同時,受訪學生普遍掌握新媒體應用,具備時代優勢。
韓星最受青睞
調查發出近1000份問卷,共有400名具追星經驗的學生有效回應。資金來源方面,超過七成表示主要來自兼職薪金,其次是家人零用錢(47%),另外亦有19%受訪者以信用卡支付追星開支,2%更會透過貸款,顯示追星消費多以自付為主,家庭支援亦佔一定比例。
在追星對象分布上,韓星最受香港傳媒學生青睞(46%),本地明星緊隨其後(20%),另有12%及9%分別關注日本及內地藝人,泰國明星則佔6%。追星方式方面,幾乎所有受訪者(95%)表示會透過社交媒體追蹤偶像動向,73%會於影音/串流平台收看偶像相關內容。此外,參與偶像應援(購買周邊產品等)及本港現場應援活動的比例分別為63%及58%,展現出高度參與度。
追星媒體IG、YouTube排首兩位
至於最受歡迎追星媒體,Instagram以88%排首位,其次為YouTube(73%)。而新興社交平台Threads亦有超過四成受訪者選用,可見新媒體已成為年輕族群追星及接觸流行文化的主流渠道。
恒大傳播學院分析指出,新一代傳媒學生對新媒體的熟悉程度高,只要配合適切的傳播訓練,有助推廣流行文化,為本地創意產業注入活力。不過,學院同時提醒學生,需正視追星對學業及生活的正負影響,注意在各方面取得平衡,亦要留意追星消費帶來的壓力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