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期騙案手法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近日有騙徒以「限時扣款」通知,恐嚇市民聯絡假客戶服務員騙財。有讀者向《大公報》報料,收到聲稱支付寶香港合夥公司的短訊,稱事主下月將被扣款1800元作為保險費,若不接納必須提供個人資料,才可以解除預訂。另有市民接獲懷疑冒充YouTube Premium賬戶的扣數短訊,稱將於同日晚上扣費1277元,如需取消必須致電客服辦理手續,否則將自動扣數。
警方「守網者」表示,過去一周已接報超過八宗YouTube Premium釣魚短訊騙案,有大學生按指示轉賬保證金作取消手續費,損失超過40萬元,至今全部受害人合共損失超過87萬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市民袁先生(化名)昨日向《大公報》報料,指近日收到不明來歷的短訊,對方報稱是一間網上保險平台代表,通知袁先生將在下月被扣款1800元保險。袁先生表示,沒有在該平台購買保險,但對方聲稱是支付寶香港(AlipayHK)的合夥公司,袁先生早在申請支付寶賬戶時,已被自動捆綁答應購買保險,若要取消預訂,必須跟客戶服務員聯絡,並提供個人資料核實身份。袁先生表示,因不知道事件真假,透過官網尋找支付寶香港及涉事保險公司的客服,進一步查詢及核實後,發現來電者是騙徒。
支付寶:不會致電或短訊索用戶資料
支付寶香港表示,近期發現不法分子冒充AlipayHK客服,透過電話、短訊或WhatsApp發送釣魚信息,試圖騙取用戶敏感資料或付款資料,重申絕不會主動通過電話、短訊或網站等方式索取用戶敏感資訊或要求支付,如市民收到可疑電話信息或懷疑受騙,可前往AlipayHK App內的「賬戶安全中心」或AlipayHK官網尋求協助或即時凍結賬戶所有功能,並向警方尋求協助和舉報該訊息。
至於短訊中提及的網上保險平台,近日已透過官網發出公告,表示發現有騙徒假借其名義,意圖騙取客戶的個人或付款資料,呼籲市民切勿回覆、點擊任何連結或開啟任何附件,以免誤墮騙案。
另一名市民馮先生(化名)向《大公報》表示,本周二(16日)收到一段短訊,報稱其已訂閱的網上短片平台YouTube Premium賬戶,將於同日晚上扣費1277元,如需取消必須致電客服辦理手續。馮先生表示,三個月前才續約,賬戶尚未到期,所以初時並沒理會,翌日再致電了解情況,發現提供的客服電話已成為空號,再於網上搜尋關鍵字,相信是一宗網騙陷阱。
大學生轉賬八次失逾40萬
警方防騙專頁「守網者」表示,過去一周已接報超過八宗有關YouTube Premium釣魚短訊騙案,總損失超過87萬元,一名大學生收到短訊不虞有詐回電,對方自稱YouTube職員,並轉用WhatsApp與他聯絡,更表示如要取消訂閱,要轉賬保證金作取消手續之用。最後,該名大學生轉賬共八次至指定的戶口,損失超過40萬元。
網絡安全專家、港專協理副校長林森向《大公報》表示,騙徒透過漁翁撒網發送一些費用到期等的釣魚短訊,營造緊張感,意圖令市民墮入圈套,市民若然收到「限時扣款」通知,宜先核實對方身份,例如網上搜尋涉事公司電話聯絡查詢,並謹記「停一停,諗一諗」,跟家人商量,避免因為一時衝動墮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