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的學生昨日精神煥發迎接新學年開始。右圖:包珈銘同學(左)表示對今年開始的人文科課程充滿期待。右為關柏晴同學。
全港中小學於9月1日正式開學,大公報記者昨日到訪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了解開學狀況,以及新學年常識科分科後,科學科和人文科的教學計劃。該校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設人文科。校長蔡世鴻表示,該科教學將緊扣國家安全、歷史等主題,例如結合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積極推動愛國教育。\大公報記者 邱梓茵(文) 林良堅(圖、攝錄) 融媒組(視頻)
昨日早上七時半,記者見學生們陸續到校,學生們紛紛表示交通順暢。4B班的包珈銘和5B班的關柏晴同學都表示,能夠認識新老師和同學令他們感到開心,但談到考試則有點緊張。「有啲壓力,怕自己表現唔夠好。」關柏晴說。
該校對外事務及跨課程項目主任倫雅文表示,為確保開學日順利進行,教師已提前一周返工,組織會議,務求令學生順利銜接。針對新學年一年級新生,學校亦採取多項措施協助他們適應,例如提前舉辦適應日活動及家長會,幫助新生及家長過渡。
開學當日,一年級學生由高年級學生協助排隊及指引,確保他們能夠適應新環境。學校亦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活動,設立家長義工計劃,家長在開學首日參與引導和協助一年級學生適應校園。有家長表示,希望學校能有更好的家校合作,為子女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
早前,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小學常識科拆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兩科均在2025/26學年起在小一和小四級推行,2027/28學年小學全面推行。倫雅文主任表示,學校早在兩年前已率先開展科學科,而人文科則在今年九月正式開展。
專人制定課程 內容化繁為簡
四年級學生包珈銘分享,今年即將開始學習人文科,對新課程充滿期待:「聽聞人文科過去覺得很難,但看了課本後感覺還好,所以有少少期待。」
校長蔡世鴻表示,學校邀請了專責主任制定整個課程,把繁瑣內容化繁為簡,並理清教學主線。在設備方面,學校正進行科學室改造及新建人文教室,提升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多實驗及學習空間。人文科教學將緊扣國家安全、歷史等主題,例如結合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積極推動愛國教育。校方亦積極舉辦及參與歷史、文明、愛國等主題紀念及學習活動,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博物館、航天體驗,以深化學生的實踐及文化認同。
蔡校長續指出,新學年,協和小學(長沙灣)在課程設計、課外活動及學生支援方面均有創新。學校重視科學教育,特設航天室以配合航天課程。為培養學生資訊素養,學校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及數碼資源,發展電子學習及資訊素養課程,協助學生辨別網絡資訊的真偽。例如進行「網上真與假」活動,讓學生於網上尋找影片,探究其真假,寓學習於實踐。同時,人文方面亦未有忽略,設立「歷史廊」及「郵票角」,供學生課間及小組活動時探索。
創新方式考核 勉多元方式表達
考核方式亦有所創新。以科學科為例,考卷有三成內容為非書寫形式,包括畫圖及「找不同」等,鼓勵學生以多元方式表達所學。
至於今年入學的內地轉讀學生及「高才通」插班生,蔡世鴻校長指出,為協助他們順利銜接課程,校方提供簡體版試卷,並增設英語課程協助適應,亦鼓勵學生使用平板電腦進行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