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醫學新猷/精準評估新冠疫苗功效

時間:2025-08-29 05:01:38來源:大公报

  圖:港大醫學院團隊建立全球首個類器官抗體檢測平台,能更準確評估中和抗體和疫苗在人體內的實際功效。

  港大醫學院團隊建立全球首創類器官抗體檢測平台,測試呼吸道疾病相關疫苗的有效性,從而準確評估抗新冠病毒抗體及疫苗的有效性,團隊期望這項成果能成為未來評估呼吸道病毒抗體和疫苗的新一代「金標準」。\大公報記者 莫思年

  為測試抗體藥物功效,醫學界一直依賴傳統細胞實驗。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周婕形容,傳統細胞實驗未必反映抗體在人體內的實際效果。現時科學界的中和抗體活性評估是基於細胞系,惟細胞系是使用癌細胞及動物細胞,與人類細胞有差距。

  周婕聯同系主任杜啟泓,以及傳染病學講座教授兼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的團隊,與國際類器官先驅、荷蘭Hubrecht Institute的Hans Clevers教授早於2017年開展國際合作,成功建立了源自肺幹細胞和鼻腔細胞的呼吸道類器官培養系統;通過不斷優化,團隊建立了標準化的鼻黏膜、氣道和肺泡類器官,實現完整呼吸道上皮細胞的體外重建和大規模擴增,能更真實模擬病毒在呼吸道中的感染情況,準確評估抗新冠病毒抗體及疫苗的效能,比傳統細胞實驗更精準,現已成為呼吸道疾病研究和藥物開發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並先後於2023和2025年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臨床測試會更加安全

  團隊於2022年建立全球首個基於鼻黏膜類器官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檢測平台」。周婕以Omicron抗體藥為例,其抗病毒效果於傳統細胞測試並不顯著,因此2022年被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撤銷臨床使用,亦遭世界衞生組織(WHO)強烈反對。但平台的數據發現,Omicron抗體藥有效對抗新冠病毒的變異株,獲多個臨床數據證實可預防重症和死亡,反映傳統實驗低估抗體功效。

  杜啟泓希望類器官抗體檢測平台可作為臨床前測試,而在使用類器官技術開發藥物也能剔除大部分有毒性的藥物,相信其後在作臨床測試的時候也會更加安全。袁國勇表示,呼吸道類器官平台可更準確評估中和抗體的臨床療效,為治療和疫苗開發提供更可靠依據,期望這項成果能成為未來評估呼吸道病毒抗體和疫苗的新一代「金標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