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日佔期間變成審訊場,大量抗日志士在此被殺害。
西營盤高街有一座承載百年歷史風雲的建築,它曾是令人談之色變的「高街鬼屋」,如今作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一部分,這座建築不僅是香港建築風格演變的見證,更銘刻一段沉重的抗戰歷史。
該建築於1892年落成,最初是為醫院人員設計建造的住所,樓高三層,採用極具特色的維多利亞時代巴洛克風格。兩行排列整齊的拱門,構成寬闊的拱形遊廊,外牆由花崗石砌成,屋頂則採用中式瓦片斜尖設計,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在當時獨樹一幟,而2015年被列為古蹟。
佐治五世公園淪亂葬崗
1939年,為解決附近精神病院人滿之患,大樓改建為精神病院女病房。然而,1941年12月香港淪陷,日軍將上址變成審訊場、殺害抗日志士的恐怖刑場,無數英烈在此遭受折磨,壯烈犧牲,對面的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淪為亂葬崗,堆滿被害者的遺體。這段血腥的歷史,成為香港抗戰記憶中悲慘的一頁,也為大樓日後被傳為「鬼屋」埋下伏筆。
吳力波父親曾是國民革命軍成員、母親曾是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員,他笑言家族是「史纏人物」,與抗戰甚有淵源,但他更希望大眾了解抗戰歷史,探究人如何變成「魔鬼」的過程及成魔的「土壤」,防患於未然,在中間環節甚至萌芽時期便制止,避免戰爭或類似情況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