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昨日所見,啟德郵輪碼頭除了有旅行團用餐及光顧手信店,並無其他遊人到來。\大公報記者劉碩源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碩源報道:為善用啟德郵輪碼頭的空間,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落實在《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提出的措施,昨日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就碼頭內的商舖、天台和二樓的公共空間提交用途建議,包括傳統零售業務,或其他嶄新活動,希望建議用途可與鄰近的啟德體育園和「青年驛站」旅舍產生協同效應。郵輪碼頭有旅客表示,現時「碼頭只是大」,期望增添多樣性。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對一些短期的可行項目或活動用途,可盡快落實。
旅客:碼頭大店舖少盼多元
啟德郵輪碼頭長期被詬病使用率低,《大公報》記者昨日在郵輪碼頭現場觀察,沒有郵輪泊岸,碼頭內冷清清,除了工作人員、數個到來用餐的旅行團,幾乎沒見到其他人,二樓北翼的手信店內則有團客在購物。有工作人員說,「沒船的日子,碼頭內最多見到團客,除此之外都沒什麼人來訪。」有旅行團客向記者表示,「碼頭大店舖少,只是看公園的話,有點無聊,希望有多一些花樣。」
郵輪碼頭設有總面積約5600平方米的附屬商業區,七間店舖分布二樓的南、北翼與天台,主要經營餐飲。文體旅局昨日表示,一直致力推動在郵輪淡季及較少郵輪停泊的日子,於郵輪碼頭舉行更多商業活動。局方歡迎商業機構、非牟利團體、文化、創意產業和體育組織,以及青年創業者提交建議,有興趣者須於7月18日前提交意向書。碼頭南翼現有兩間商舖自去年年尾開始空置,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該兩個空置舖位可以立即使用。今次意向調查並非招標,若有機構或團體就空置舖位、公共空間提出可行用途建議,局方可稍後展開洽談,盡快落實。文體旅局會參考房委會的「共築.創業家」計劃,考慮向青年創業者提供短期免租或租金優惠。
文體旅局表示,在考慮蒐集得來的建議時,着重有關活動如何為郵輪旅客帶來更大便利和更佳體驗、與啟德體育園和青年驛站旅舍產生協同效應,以及服務當區居民。文體旅局會因應建議釐定有關空間的未來用途和管理安排。局方期望透過官、商、民合作,把握契機,藉嶄新的活動為碼頭帶來更多的人流,開拓商機。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向《大公報》表示,郵輪碼頭周邊有青年驛站、水上活動中心等設施,各持份者需加強協商,發揮聯動作用。他舉例,青年驛站已有規劃發展文創,而郵輪碼頭有巨大空間,可提供場地給青年發揮,例如九展曾舉辦漫畫、cosplay等活動,可移師到來。
立法會議員梁熙向《大公報》表示,期望當局吸取PMQ、JCCAC及牛棚三者的經驗,給予年輕創作者有更大彈性發展,以「無為而治」的形式,讓年輕人探索營造出可持續發展的氛圍,讓創意產業在驛站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