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對於長和擬出售港口一事,國家有關部門相繼表達關注。
5月15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就長和集團出售港口事答記者問。何詠前表示,今年3月以來,有關部門已經多次發表聲明,強調對長和集團出售港口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交易各方不得採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准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希望有關企業及早覺醒,審慎行事。
有政界人士表示,國家有關部門相繼表達了對交易的關注,足見事件對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影響之大。若長和繼續執迷不悟,不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其形象、聲譽以及未來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陳勇表示,商務部再次對港口交易表達關注,足以證明事件對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影響之大。社會各界不能掉以輕心,依然要關注其實際行動。希望長和及時亡羊補牢,若執迷不悟不僅會受到應有的懲罰,相信全國人民也會以實際行動抗議,進而影響其形象、聲譽以及未來的發展。
仍然執迷不悟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學教授傅健慈批評長和堅持出售碼頭可謂「經濟短視,政治失察」。他強調,港口屬戰略基礎設施,各國均嚴格監管,絕非普通商業行為。長和以香港為中心發展業務,受惠於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卻在中美博弈敏感期向美資出售關鍵節點資產,涉嫌損害國家供應鏈安全。《反壟斷法》明確要求涉及國家安全交易需接受雙重審查,因此純商業邏輯不能凌駕於法律義務之上。
傅健慈認為,自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依法對長和港口交易進行審查後,外交部、商務部相繼表達了對交易的關注,表明事件已受到中央高度重視,若長和一意孤行必將付出代價。他敦促長和履行企業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依法依規,盡快主動撤銷這宗所謂「售賣港口」的交易,不要向美國「遞刀」,以保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及公平公正的國際營商環境,否則便是搬起石頭砸在自己的腳上。
有關部門審查範圍 不局限於《反壟斷法》
大律師吳英鵬表示,長期以來,美國憑藉地緣政治優勢和軍事力量,始終將巴拿馬運河視為其全球戰略布局的重要支點。特別是近年美國為維護其全球霸主地位,不擇手段對中國進行打壓遏制。港口屬於關鍵基礎設施,如果由美國直接或間接掌控,將會影響全球物流網絡,隨時可以向中國的外貿和供應鏈施壓。由此可見,本次長和港口交易將會對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發展利益產生潛在的巨大風險。
吳英鵬強調,如果相關交易方規避審查,在未獲批准前實施集中,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僅就《反壟斷法》而言,可面臨多種法律後果,常見的包括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以及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等。反壟斷執法機構在確定具體罰款數額時,會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結合本次港口交易的金額,罰款很可能是天文數字。此外,對於拒絕、阻礙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實施的審查和調查的個人和機構,可以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責任可能不局限於《反壟斷法》,還可以是基於其他部門法律而產生的法律責任,包括刑事法律責任(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和民事法律責任等。奉勸此次港口交易各方,認清形勢,遵守中國和香港特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