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7萬宗強制驗窗未獲遵辦

時間:2025-05-01 05:01:28來源:大公报

  圖:過去7年發生445宗樓宇墜窗事故,導致1死7傷。

  問題:屋宇署強制驗窗計劃有近2.7萬份法定通知逾期未獲遵從,當中43%逾期超過3年

  審計報告揭露截至去年底,屋宇署的強制驗窗計劃有近2.7萬份法定通知逾期未獲遵從,當中43%更逾期超過3年,最長達到11.6年。過去7年發生445宗樓宇墜窗事故,導致1死7傷,當中66%個案的樓宇在事發時未列為墜窗風險較高樓宇。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數據反映多個舊區在處理驗窗事宜時面對困境,包括業主缺乏能力組織會議、統籌驗窗等,建議由非政府機構派員協助。

  66%墜窗樓宇 事前未列高風險

  屋宇署自2012年6月全面實施強制驗窗計劃,規定業主須定期檢驗其樓宇的窗戶,及早發現問題並適時補救,屋宇署可依據《建築物條例》,向樓齡達10年或以上的私樓業主發出法定通知,規定為其樓宇的窗戶委任合資格人士進行訂明檢驗,並在有需要時委任註冊承建商,在合資格人士監督下進行訂明修葺。

  新一份審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65.7萬多份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已獲遵從,而有26647份通知則未獲遵從,包括11410份(43%)法定通知,由其遵辦限期起計逾3年仍未獲遵從,時間最長者達11.6年。

  報告又顯示,在2017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屋宇署錄得的445宗樓宇墜窗事故中,295宗(66%)個案發生的樓宇在事發時,未被屋宇署揀選為高風險樓宇;另有131宗(29%)個案在事發前曾被送達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當中25宗(131宗的19%)的通知在事發時仍未獲遵從,而截至去年12月31日,在該25份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中,有5份仍未獲遵從。

  審計署認為,屋宇署需要密切監察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的遵從情況,並就未獲遵從的個案,特別是曾發生墜窗事故的個案採取適當的跟進行動,以及探討措施,以便利有關樓宇的業主立案法團或業主進行訂明檢驗及/或訂明修葺。同時屋宇署需就樓宇墜窗事故的統計數字進行分析,以期進一步改善該署就發出強制驗窗計劃法定通知的樓宇揀選機制。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就數字而言,未遵辦的情況十分不理想,反映舊區中尤其是三無大廈、存在「殭屍法團」的樓宇,在處理驗窗事宜時有實際困難;同時,部分「殭屍法團」或由長者主導的法團,難以有效召集會議或處理公共事務,導致公共地方的驗窗工作無法推進,「這些業主並非不願遵辦,而是缺乏足夠能力統籌驗窗程序,例如組織業主會議、聘請專業團隊等。」

  楊永杰認為,以目標為本挑選重點樓宇跟進的建議,可節省行政資源,但單純加大執法力度未必能解決根本問題,他建議可透過資助非政府機構,派員協助三無大廈及弱勢法團,包括解答業主疑問、協助召集會議、統籌招標程序等,更直接地提升遵辦率,保障業主權益。\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