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地震風險/學者:震源深度10公里 屬淺層地震

時間:2025-03-31 05:01:23來源:大公报

  緬甸日前發生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全長1200公里的實皆斷層中段,震源雖距離香港較遠,仍引發學界的關注。有學者指出,此次地震震央所在的斷層段落已有逾180年未發生地震。

  緬甸地震震源深度約為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震中位於密鐵拉以北約85公里,即香港之西約1880公里。而遠至超過800公里的泰國曼谷亦有建築物倒塌,香港天文台表示,可能與曼谷的地質構造可以引起場址效應等有關。

  香港天文台表示,緬甸位於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該地區鄰近四個構造板塊,分別是印度板塊、歐亞板塊、緬甸板塊和巽他板塊,形成了複雜的斷裂系統。過去120年,震央500公里範圍內不足兩年便發生一次6級以上地震。

  有學者指出,此次震央所在的實皆斷層中段自1839年發生8級強震後,已逾180年未發生顯著地震活動。

  中大地球與環境學系教授楊宏峰指出,今次地震應該是緬甸近100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他說地震影響主要是看距離,而震級較大的地震,數百公里範圍內的震感都十分明顯,所以才會出現泰國有正在建的大樓出現倒塌的情況。

  楊宏峰表示,香港以南50至60公里的海底,也有一條濱海斷層,情況與緬甸實皆斷層相似,其兩側的海南和潮汕一帶,近數百年曾發生強震,但在大灣區、珠江口,附近的段落,近期內沒發生過大地震。

  楊宏峰表示,緬甸地震對香港也是警示,濱海斷層不是板塊邊界,遠遠不及實皆斷層活躍,但也不意味着完全安全。「這邊若是地震空區的話,那地震的可能性或許是存在的。」\大公報記者 郭如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