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發現北都/深圳口岸群升級 構建`雙城三圈」接口

時間:2025-02-11 05:01:24來源:大公报

  上圖:港深有多個陸路口岸,便利人員與物資通關。圖為香園圍口岸。\大公報記者 遂初攝;下圖:深圳灣口岸在去年底試用「免出示證件」通道,旅客可刷臉通關。

  當香港北部都會區從藍圖邁向現實,深港口岸群的升級改造正成為撬動兩地深度融合的關鍵支點。作為北部都會區「雙城三圈」戰略的重要接口,皇崗、羅湖、沙頭角三大口岸的升級改造工程,正加速構建「創科─物流─旅遊」三重功能軸帶。

  2024年數據顯示,深圳邊檢總站查驗出入境人員超2.4億人次,位居全國第一,其中三大口岸貢獻率近一半,成為北都戰略落地的物理紐帶。口岸作為連接深港兩地的重要通道,其升級建設一直是兩地政府關注的重點,目前,多個口岸的改造和擴建工程取得了顯著進展。深圳的系列工程,為香港北都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和戰略支撐。\大公報記者 石華深圳報道

  新皇崗口岸建設已進入快車道,該口岸的聯檢大樓預計於2025年年底建成,設計通關流量每日可達20萬人次,港鐵北環綫支線通車後更可提升至30萬人次。新皇崗口岸與北都核心引擎──新田科技城直線距離僅3公里的區位優勢備受矚目。

  新皇崗設科研物資快捷通道

  作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專屬門戶,新皇崗口岸建成後,將實現與香港北環綫支線的無縫銜接,直達北都創科園的時間縮短至12分鐘。通過首創的「合作查驗+科研物資快捷通道」模式,生物醫藥、量子技術等敏感科研設備通關時間將大大壓縮。

  值得關注的是,皇崗口岸釋放的50萬平方米土地將用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建設。新皇崗口岸地處河套「一心兩翼」規劃布局的核心,將聯通合作區「一區兩園」,成為串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樞紐。

  羅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正在推進的羅湖口岸改造工程,首次將香港東鐵綫北延計劃納入戰略考量。根據規劃,改造後的口岸將預留軌道接口,直連北都規劃中的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未來從羅湖口岸出發,8分鐘可達北都重點發展的文錦渡物流走廊,25分鐘直抵新田科技城產業腹地。

  隨着贛深高鐵引入口岸樞紐,這裏將形成「國家高鐵網─深圳都市圈─北都產業帶」三級跳板。此外,緊鄰羅湖口岸的過境土地B1地塊將打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跨境合作示範園區。重點發展生命健康、跨境金融、人工智能、跨境電商等高附加值產業,成為境內外企業雙向發展的「橋頭堡」。

  作為北都「濱水康樂旅遊圈」唯一陸路接口,沙頭角口岸重建工程已獲國務院批覆。重建後沙頭角口岸將取消貨檢功能,僅保留旅檢功能,設計旅客通關能力也將大幅提升至單日4萬人次。

  沙頭角口岸旅檢能力提升

  同時,鹽田和香港也正在圍繞沙頭角片區協同進行旅遊規劃。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中將沙頭角所在的東部區域劃歸為旅遊康養地帶,鹽田方面發布了《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

  目前,鹽田區正在積極爭取將軌道交通規劃西延至沙頭角口岸,並預留與香港鐵路銜接的可能性。此外,通過立體慢行系統,沙頭角口岸將能夠快速連接深圳地鐵8號線沙頭角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