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攸潭美村前村長潘金鴻表示,居民普遍接受補償方案。
政府上周四(5日)就發展元朗牛潭尾舉行諮詢大會,政府相關部門代表接收居民的請願信和聯署信,並進行發展計劃簡介,包括收地程序及賠償安排等。攸潭美村前任村長潘金鴻向《大公報》表示,若從私人角度看,對要拆要搬是不願意的,但從宏觀角度看,社會要發展、向前走,這是必然及必須的,補償方案讓居民普遍接受,所以都願意接受和配合。
他說:「任何一個社區要發展,都會有正面和負面的聲音,始終影響人數眾多。考慮到公眾利益優先,這裏要做大學城、醫學院,若沒有土地來發展,知識從哪裏來呢?所以這是有需要的。公眾利益對任何人及下一代都有利。只是今次需發展到我們這條村。」
他期望當局日後再安排居民大會,並提供更多發展計劃的資訊,包括更深入和仔細地交代如何妥善安置攸潭美村近2000人口。此外,他亦希望政府體恤服務該區50多年的元朗攸潭美村居民互助會,安排一個適當的會址給互助會,繼續為社區服務。
新界攸潭美村婦女會主席潘雪虹表示,在本輪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中,自己居住的村屋和土地並未受到影響,不在收地範圍。不過,她也擔心附近大興土木,必定塵土飛揚,關心當局在工程進行期間,以及完成工程後,在隔音及控制空氣污染方面下的力度。「希望政府記得還有人留低住在這裏吧。」她說,對可以留下來不用拆遷感到高興。\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