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商戶擬接辦廟街夜市 推廣特色文化

時間:2024-12-06 05:01:28來源:大公报

  圖:廟街夜市一度帶旺市況,商戶盼接棒營辦。\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廟街夜繽紛」推廣項目自去年12月中推出,香港旅遊發展局參與營運期於本月屆滿,然後便退場,由廟街商戶自行運作。廟街販商會表示,廟街夜市將會繼續營運,並希望加入更多新特色小食攤檔。

  有旅遊學者認為,綜觀整個夜繽紛推廣,不少項目是曇花一現,或舉辦一兩場活動就結束,而廟街夜市屬於能夠「聚人」的活動,可說是成功經驗,但期望夜市擴大規模,加入更多特色小食及新點子,發展可持續的地區夜經濟。

  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為廟街小販排檔增加可販賣商品範圍,幫助小販轉型,吸引更多檔販進場,有助增加遊客。\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文) 黃洋港(圖)

  政府於去年9月開展「香港夜繽紛」活動,聯同社會各界舉辦一系列夜間活動,目標為市面營造熱鬧氣氛,令香港的晚上活起來、動起來。廟街夜市是夜繽紛活動之一,由旅發局、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合作統籌營運,增設小食攤位、發光藝術裝置等打卡位,半年間吸引逾120萬人次到訪,旅發局於今年4月宣布,原定半年的營運期延長半年。據了解,旅發局將如期於本月退出營運,藝術裝置、小食攤車仔等硬件留給廟街。

  「廟街夜繽紛非常成功!我們已經『入紙』九個政府部門,申請重新舉辦小食檔。」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廟街夜繽紛結束後約兩天,便能重新搞起來,屆時希望增添多個檔攤,售賣不同國家的風味小食,讓繽紛錦上添花。陳錦榮說,超過30個參與夜繽紛的小食檔,全部表示能夠賺到錢,願意繼續經營廟街小食,暫時沒收到檔戶離場的消息。

  每日逾7000遊客流量

  廟街夜市開鑼初期,到訪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但其後熱潮漸退,不過,現時每日仍能保持逾7000的人流量,陳錦榮說,「要知道,廟街以往每日只有2000人流量,夜繽紛是直接帶旺了廟街的人流,而且是翻倍計算。」

  今年7月,廟街與深圳東門老街簽署友好合作框架協議,促進共同發展。陳錦榮說,廟街檔戶將於本月到東門夜市交流,希望透過分享經驗,有助廟街重振熱鬧。

  政府繼「香港夜繽紛」,今年啟動「18區日夜都繽紛」,在全港各區舉辦富地區特色和傳統文化內涵的活動,帶動市面氣氛,助力地區經濟。翻查「18區日夜都繽紛」網頁,12月活動包括本月21日起在黃大仙啟德河及摩士公園的「冬日『燈』FUN嘉年華」、本月底在堅尼地城卑路乍灣海濱的「中西區『濱』FUN嘉年華」等。有關活動暫時未見很多宣傳。

  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個人遊簽注安排已經恢復推行,12月1日(星期日)實施首日,內地訪港旅客錄得近11萬人次,較對上一個星期日增加11%,首四日有超過33萬內地旅客,較上周同期增加4%(詳見表)。如何將新措施帶動的旅客增長,由「過客」轉化為「常客」,成為關注焦點。

  學者:持續活動振興夜經濟

  旅遊學者暨職業訓練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向大公報表示,縱觀過去舉辦的數百場夜繽紛活動,大部分在前期吸引人流,但都是曇花一現,舉辦數天或數場活動便結束,難以形成可持續的地區夜間經濟發展,「夜經濟是香港非常重要的一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旅客過往來香港,日間去購物或看景點,夜間可到酒吧、宵夜店、糖水店消遣,活動豐富,能夠吸引過夜旅客。現在已恢復『一簽多行』,如何振興地區夜間經濟,成為重要的關注點。」

  他認為,廟街夜市將持續運作,是成功的夜繽紛活動,「沒有政府在初期統籌,廟街夜市不可能成事,但能否承接下去,民間力量的支持尤為重要。」他先後於廟街夜市剛開始時、最近兩個月前到現場,見到人流量不及初期,但在夜繽紛一系列活動中是最能夠「聚人」,「起碼大家都知道,在廟街有小食,也吸引本地市民,已是一個新地標。」

  黃家榮認為,在旅發局退場後「復活」的夜市,若只增加幾檔美食,規模還是不夠,期望有關方面爭取擴大夜市規模,參考內地或台灣夜市模式,吸引更多人流。油尖旺區議員陳少棠認為,廟街夜市若能將美食區的輻射範圍擴大,絕對有更多發展空間。他期望政府可以諮詢廟街後半部分的小販攤檔,將有意轉型的小販重新整合,擴大美食街的範圍,增加廟街吸引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