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電子煙成吸毒工具 吸健會倡禁管有

時間:2024-11-28 05:01:41來源:大公报

  圖: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倡議應盡快立法禁止管有電子煙。

  【大公報訊】記者陳劍報道: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去年1月至今年10月,共進行超過300次水煙執法行動,發出約230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向20間酒吧及食肆發出130張傳票,在協助及教唆吸煙罪行的定罪個案中,涉案處所的負責人及員工最高被罰款共2.4萬元。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關注,電子煙有機會成為濫藥和吸毒工具,增加健康風險。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倡議應盡快立法禁止管有電子煙。

  家長憂慮電子煙或藏毒品  

  衞生署控煙酒辦主任封螢引述外國報告指出,大部分毒品均可加入電子煙裝置內,例如大麻、可卡因,及合成毒品,含毒煙彈亦與普通煙彈外形並沒有分別,形容電子煙變相提供一個隨時隨地隱蔽式濫藥的可能性。她又指,新式即棄電子煙較舊式容量更多,可吸食的次數增加,煙液中的尼古丁含量由2%至7%,甚至更高,吸食者未必知道尼古丁吸食量,越吸越多之後便會引致尼古丁依賴。另外,新式電子煙功率輸出提升,加熱煙液時釋放的有毒物質及尼古丁增加,同樣可能加深尼古丁癮。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湯修齊表示,有家長曾表達憂慮,電子煙的設計令他們分不清是USB記憶體、電子用品,或是電子煙,亦難以識別煙彈中是煙油或毒品。

  另外,湯修齊亦提到,不少人對吸食水煙的影響存有謬誤,以為是潮流及較高端的象徵,吸引年輕人及女性吸食。他期望政府盡快立法全面禁止管有電子煙,及全面禁止加入味道的煙草產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