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60個「地膽」導賞員 帶你中上環CityWalk

時間:2024-11-15 05:01:34來源:大公报

  圖:中上環「城蹤遊」導賞團

  中上環一帶一直是吸引大家CityWalk(城市漫遊)的熱門地點,為讓公眾更深入探索當區魅力,市區重建局培訓60名「地膽」導賞員,透過免費導賞團,帶領遊人體驗四大主題打卡路線。

  大公報記者近日跟隨體驗中環街市、半山扶梯、荷李活道、卅間社區等景點;「地膽」導賞員回憶,昔日想與朋友下班後到中環蘇豪區,光顧每一間小店,但發現「試之不盡」,因為永遠有新店出現,「很多寫字樓拆了又重建,但巷仔中配鎖匙的小店還在,生活文化都還在。」\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文) 王亞毛、張凱文(視頻)

  以自身經歷融入導賞內容

  市建局早前推出「城蹤遊」計劃,串連市建局在中上環的市區更新項目、區內的特色建築、街道和商店,讓遊人參與導賞活動。市建局並夥拍救世軍及中環街市,合作招募約60名年齡55歲以上、在中上環出生及成長、曾在該區工作及對該社區非常熟悉的人士,擔當義務導賞員,並設計涵蓋歷史與建築、飲食與社區風貌、藝術文化,以及經典電影場景四大導賞主題的打卡路線。導賞員會按照自己的經歷和回憶,融入導賞內容,令參加者從這些「地膽」的「第一身」口述歷史,了解中上環的演變和民生故事。

  市建局並與中國美術學院合作,在中環街市、嘉咸市集、華賢坊西樓梯等五個地點,增設擴增實境(AR)公共藝術新景點,用家可透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網頁瀏覽器驅動AR程式,實時處理鏡頭捕捉到的圖像更新位置。遊人可在中環街市樓梯,與虛擬的舊式香港物品合影,也可在華賢坊西樓梯「穿越時空」,踏入19世紀末的卅間舊城區。

  大公報記者日前跟隨導賞員體驗中上環多個景點,路線是從中環街市出發,經半山自動扶梯一路上到嘉咸市集、荷李活道,再經士丹頓街,來到卅間社區範圍,四名導賞員沿途介紹每個景點的歷史,包括落成年份、自動扶梯上每一段的風景、曾拍攝電影的名場面、卅間社區盂蘭勝會的傳統習俗等。

  生活文化盡在大街小巷中

  58歲的導賞員林嘉君曾在中環居住約15年,退休前曾擔任與品牌管理有關的工作,她回憶,以前每日踩着高跟鞋穿梭於半山自動扶手電梯上班,鞋踭也很容易破損,「每日放工都想與朋友在蘇豪區happy hour,當時想要消費每一間小店,但這裏就是永遠有新的店出現,永遠有新鮮感。」

  林嘉君說,中環永遠都是中環,中西薈萃,形容是最獨特的存在,「繁華的市中心旁邊就有大牌檔,小巷子內的補鞋舖多年來不用機器,堅持用手做,就算這一區不停更新,仍然很獨特。」

  導賞員譚五仔今年64歲,曾在中環區銀行工作約40年,退休後成為香港導賞員學會的認可導賞員,具有兩年導賞經驗。他回憶,當年工作中午飯後,別人休息,自己則會沿着半山自動扶梯、街市、PMQ等地一路散步,每一處都留下自己很多腳印,「這麼多年,中環很多寫字樓拆了又重建,但後巷很多配鎖匙的小店卻一直在,大家在這一區的生活文化都還在。」

  市建局總經理(物業及土地)鄭顯剛說,導賞團自11月9日至明年1月,共提供40多團,每團十多人參與,料可讓約500人免費參加。第一期導賞反應熱烈,接獲約870名市民及8個團體報名。市建局會探討把「城蹤遊」計劃涵蓋片區擴大,及在其他具地區特色的社區推出「城蹤遊」的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