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僱員再培訓局重新定位,將不設學歷上限,並增加最少15000個年度學額提供培訓課程。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提出,僱員再培訓局重新定位,明年初開始不設學歷上限全民培訓,增加最少15000個年度總學額,為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為本」的培訓課程,並加強與高等院校和龍頭企業等合作,以及加強職涯規劃和職業配對等服務。
再培訓局1992年成立,現透過約80間委任培訓機構,提供約700個培訓課程,涵蓋28個行業及通用技能訓練,課程報讀資格在2007年起已放寬至年滿15歲、副學位程度或以下的待業或失業的人士。
新一份《施政報告》指出,去年提出全面檢討僱員再培訓局之工作已經完成。
再培訓局將以基層勞工提供「就業為本」的培訓,提升至為整體勞動人口提供「技能為本」的培訓課程和策略。
再就業津貼鼓勵中高齡就業
除了落實有關短期措施,再培訓局會就如何掌握和預測未來技能需求、重新定位和建立品牌、調整架構和人手,以至修訂《僱員再培訓條例》等中長期工作,制訂細節和時間表,明年提出方案。
為支持本地僱員職業培訓,政府將會把兩所空置校舍作為培訓基地,提供予具規模而有豐富培訓經驗的工會組織申請,開辦不同行業的課程,例如建造業相關課程。
為鼓勵中高齡人士就業,勞工處會持續推進「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並通過《好僱主約章》2024鼓勵僱主採納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包括安排彈性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