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修訂協議二》放寬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競投限制,讓香港業界能更好地把握國家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圖為深圳建築項目。
《修訂協議二》在不少香港特別具優勢的服務領域增添開放措施,在建築及相關工程服務方面,允許香港產業測量企業可通過備案方式,在廣東省提供專業服務;以及允許已備案的香港工程建設諮詢企業依法以聯合體模式參與競投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的項目諮詢服務。
助內地檢測認證業與國際接軌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表示,新協議將進一步深化兩地的經貿合作,讓業界能更好地把握國家高速發展和雙循環策略所帶來的龐大商機,港商同時可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及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以檢測和認證服務為例,香港檢測和認證服務的專業水平在國際有口皆碑,修訂協議局部放寬3C業務限制,今後向內地及全球輸出產品的企業,可在香港完成「一站式」檢測認證,絕對能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檢測認證中心的地位。新修訂同時將促進技術和專業知識的轉移,有助內地檢測認證行業與國際接軌。同時,取消香港服務提供者須在香港從事實質性經營三年規定,有助科創初企立即進入內地,促進大灣區的創新協作。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CEPA服務貿易協議的簽訂,讓香港工程建造界的專業人士可在內地註冊執業的地域範圍,擴展至內地全境;其專業資質與資格互認亦放寬。昨日《修訂協議二》的簽署則帶來了制度創新,例如,新增的「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措施,讓在內地投資的港企可按它們熟悉的香港法律作為合同適用法律、也可以選擇以香港作為仲裁地。他相信,新措施讓香港更好地利用在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的優勢,助力大灣區建立更國際化的商業環境。這對於香港發揮「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角色十分有利的,同時也有利於香港工程建造界與內地同業「併船出海」,拓展外地市場。\大公報記者 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