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產學研1+計劃」促進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激發市場活力。
【大公報訊】記者陸九如報道:立法會議員鄧飛向大公報記者就創科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加強科研投入、促進成果轉化、融入大灣區合作,以及參與國家科技創新平台,全面提升新質生產力。
「產學研1+計劃」助科研落地
鄧飛建議,本港應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和新物料等領域的科技研發,並鼓勵大學與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在推動創科成果轉化方面,利用「產學研1+計劃」促進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並在港建立生產基地,以激發市場活力。
鄧飛又強調,香港應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深圳、廣州等城市加強科技合作,共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並推動香港與內地的科技人才、科研項目和創新平台交流合作。他認為,政府應鼓勵本地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國家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融入國家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此外,鄧飛還提出,本港應聚焦優勢領域,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他指出,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提供高質教育服務,吸引國際學生和學者,促進國際教育交流和合作,為本地產業培育和吸引世界各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