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圖:鑄造廠第三代傳人劉偉文,正製作大澳特色渠蓋。下圖為大澳街市街及吉慶街的特色渠蓋。\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左下圖:特色渠蓋需改換為鋁模具,確保圖樣清晰。
特色渠蓋近年成為新興的文青旅遊打卡點,渠務署現時在全港多區放置200多個特色設計渠蓋。參與製造特色渠蓋的鑄造廠第三代傳人劉偉文,自小和渠蓋打交道,現時為香港生產有自身特色的渠蓋,雖然鑄造過程遇到許多挑戰,但憑藉熟悉渠蓋的結構和特點,總能按着每張製作藍圖,幾近100%還原出來,為城市中冰冷的渠蓋添上色彩。
他相信旅客能透過這些遍布城市的設計細節了解香港文化,而自己參與生產特色渠蓋,亦是見證歷史的一環。\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文) 林良堅(圖)
渠蓋通常被認為只有工業用途,被視為一件單單用於排走泥水的街道裝置。然而近年市民和旅客喜歡尋幽探密,發掘打卡位,渠蓋亦成為新興打卡點。由2022年至今,渠務署揀選包括大澳、鯉魚門、林村許願廣場、啟德河等11個富有香港特色、人流較多的旅遊景點安裝特色渠蓋,目前已放置200多個、近20款特色設計渠蓋,大受市民及旅客歡迎。
這些特色渠蓋設計反映了當區特色,例如2022完成的棚屋主題渠蓋,放置在大澳水鄉,渠蓋上的圖案是擁有120年歷史的水上棚屋,設計概念帶出了大澳與海洋之間的密切關係,更展現了蜑家漁民的建築風貌。
喜見遊客好奇觀賞渠蓋
主要負責鑄造這一渠蓋的劉祥利鑄造廠,開業迄今已跨過逾半個世紀,第三代傳人劉偉文於數年前接手廠內大小事務。他接受訪問時說,自小便與渠蓋結緣,年幼時他和兄弟姐妹曾圍着渠蓋玩「拋毫子遊戲」,「以前好多散紙,我們三兄弟姊妹時不時就去抓一堆放到口袋裏,然後將硬幣高高扔向渠蓋,誰的硬幣可以正好壓住正方格花紋,誰就贏。」升讀大學後,他順理成章地選修了工程科,「由於修讀了工程,現在對於模具的生產和設計都較為熟悉,可以自己應付這方面的問題。」
渠務署於2018年舉辦渠蓋設計比賽,獲獎作品其後製作成實物。劉偉文於2022年成功競標,鑄造生產大澳特色渠蓋。他曾到大澳實地看看自己生產的渠蓋,見到不少遊客對特色渠蓋感到好奇,讓他很開心。他說日本、台灣等地的渠蓋設計,更早地有加入地區元素,而近年香港也有設計特色渠蓋,將城市文化融入細節,相信旅客可透過遍布城市的細節了解香港文化。
「好蓋有您」比賽再次推出
生產特色渠蓋無論是時間或製造成本,都是普通渠蓋的一倍,劉偉文說:「政府順應着全球美化社區的趨勢發展,我相信未來社區會越來越美好。我想通過生產特色渠蓋去見證歷史。」
渠務署為慶祝今年成立35周年,再次推出「好蓋有您」特色渠蓋設計比賽,以香港18區的景致事物為比賽主題,9月25日截止報名,優勝者可獲得最高5000元獎金及證書。上屆渠蓋設計比賽選出冠、亞、季軍及優異獎共六個獲獎作品,冠軍設計的渠蓋已安裝於啟德河近樂善道及沙田坳道位置,所有得獎作品已安裝於土瓜灣海濱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