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大攜手灣區推動醫療創新發展

時間:2024-07-15 04:02:23來源:大公报

  大灣區醫療合作越加緊密,內地醫療創新科技快速發展,中大醫學院將與內地兩間醫院合作,分別在前海、南沙建立衞生學術中心,進行教學、培訓、研究和創新等工作,長遠在大灣區建立臨床測試中心,突破香港病人數量的限制,以加快研究速度。

  中大醫學院表示,希望透過在內地定點的方式,先行先試證明新的醫療科技和治療方法有成效,並引入來港,讓病人受惠。同時希望以點做連線,聯通內地,發揮聯繫人角色,促進兩地醫療創新的雙向發展。\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內地的醫療創新科技正快速發展,內地大型三甲醫院和近年新興的外資民營醫院,各方面都有優勢,成為港人北上尋找醫療需求的地方。這些醫院除了提供臨床服務外,科研也是重要部分。」中大醫學院副院長(醫療系統)胡志遠表示,隨着兩地研究數據、資金和人才的跨境流動,中大醫學院需在大灣區建立醫療服務及創新生態系統,促進中大醫學院學術發展;並透過設立衛星學術中心,長遠在大灣區建立臨床測試中心。

  中大醫學院去年和南沙區政府簽訂框架合作協議,輔助南沙建立一個服務港人的醫療生態系統,當中會有臨床服務,希望將來的醫療科研創新帶動南沙的醫療服務發展,有高端技術支援,同時兼顧港人或內地居民的醫療需求。

  新醫療科技引入香港

  胡志遠表示,中大醫學院與廣州市南沙區政府、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建設集臨床服務、研究、培訓及創新於一身的國際專科綜合醫學中心,預期明年初投入服務,初期會先開展樂齡科技與復健為主的服務,再進一步開展包括癌症、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治療服務,以及開展科研工作。他說,中大醫學院是從高層次的角度,在臨床管治、策略發展和規劃等方面,發揮聯繫人角色,連結整個醫療生態系統各持份者,共同創造價值。

  在深圳前海,中大醫學院會與招商局及印尼力寶集團合作,於深圳蛇口太子灣醫院建設國際醫療中心,提供技術和培訓合作。胡志遠表示,計劃明年第一季成立消化疾病創新中心,從事腸胃病科研工作,同時與「一帶一路」國家開展交流合作的平台,與東南亞、以致傳統歐美國家交流。

  胡志遠說,相信這兩個分別在南海、前海的平台,將來有一定的規模,可提供臨床研究支援,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大平台有相輔相成作用。內地單位也樂意和中大醫學院合作,互惠互利。「內地很多醫療科技較外國領先,其新的醫療科技和治療方法,能解決香港現時面對的問題。希望透過衛星學術平台,證明內地科研有治療功效,調轉頭引入來,促進醫療創新雙向發展。」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表示,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在河套區建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作為數據和生物標本交流的定點,協調兩地合作,但未包括臨床試驗。因此需要有臨床試驗的定點,通過中大醫學院的系統協調進行病人的臨床研究計劃。

  「內地的病人基數大,因此做臨床研究的速度更大,香港要突破病人數量的限制,需做多中心研究,大家共同做研究策略藍圖,在統一研究計劃中蒐集資料,加快研究速度。」趙偉仁說,中大醫學院希望可以協調藥械通、1+機制、成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等,即在內地定點建立衛星學術中心,以致將數據樣本或在內地建立的醫療團體,支援河套發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