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 發揮香港獨特優勢 聯通內地與國際

時間:2024-07-11 04:02:39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吸引更多各地人才,可以更有效與內地城市實現優勢互補。

  香港作為國家的對外窗口,為國家改革開放帶來急需的資金、人才。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憶述自己的成長經歷,直言自己很幸運,在80年代便接觸到許多努力拚搏的內地學生,亦在常駐北京期間深感首都「歡迎不同國家的人來了解」的大氣。她指出,香港人才在改革開放中,為內地發展提供了不同視角的見解,未來香港應繼續保持國際化都市的獨特地位,「講好香港故事」,與內地城市實現優勢互補。

  改革開放開展時,李家文年紀還小。80年代,她正讀小學五六年級,當時班裏有許多從內地來的學生,雖然家庭條件一般,但學習非常勤奮,在班裏常名列前茅。「我很幸運,碰見的都是來到香港後努力拚搏、改善自己生活的人」,同學的奮鬥精神感染了她,讓她對內地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也因此,李家文一直很想去看看祖國的錦繡河山。升上大三的暑假,她終於和好朋友一起圓夢報了旅行團去到北京旅遊。她笑說,當時團友幾乎都是中老年人,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只有他們兩個。儘管如此,看到人民大會堂之時,她還是被大會堂的莊嚴神聖所震撼。

  2003至2008年期間,李家文因工作常駐北京,當時她發現,很多不同國家的人都希望來了解中國,有外國記者甚至會舉家遷到北京,「他們覺得中國非常有影響力,想來首都了解這個國家的特別之處。」

  李家文觀察到,在改革開放後,即便是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需要香港人才提供不同的視角和見解,這得益於香港國際化城市的地位。然而,近年國家發展日趨成熟,「你以前懂的東西現在北京也懂了」,因此,未來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時,更需找準自己的獨特性。她笑說:「香港如果跟內地的城市差不多,內地朋友也不會覺得香港有吸引力了。」

  李家文指出,香港要保留自身城市特色,亦要保持國際化城市、吸引國際專才的定位優勢,做好聯通內地與國際的「中介人」,才能在融入國家發展的同時,與內地城市優勢互補。

大公報記者 趙之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