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吹糖工作坊 傳承非遺文化

時間:2024-05-06 04:02:32來源:大公报

  圖:杜師傅示範各種吹糖技巧。

  【大公報訊】吹、捏、拉、剪,燙手的糖料在吹糖藝術家手上,轉眼化成各式動物,造型維肖維妙。有超過600年歷史的吹糖技藝,現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社區團體在政府資助下,為基層市民舉辦吹糖體驗工作坊,學習這門傳統民間手工藝,不但為基層市民帶來快樂,也幫助增進對非遺的認識。

  工作坊早前在社區組織協會的深水埗會址舉行,十多名參加者都是來自基層的弱勢社群,首次近距離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吹糖藝術家杜煥先把糖料捏成管狀,管的一邊讓參加者吹氣,另一邊糖料開始脹大,杜師傅趁機示範捏成不同造型,參加者從中學習吹糖的各種技巧。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阮淑茵表示,參加的基層市民生活狀況未必很好,平日生活過得不愉快,有很多不快經歷或低潮。社協希望透過舉辦這活動,為他們帶來快樂,同時增進他們對非遺的認識,「雖然他們第一次做出來的製成品未必很漂亮,但他們展示給我看時,感覺很開心。」

  基層市民樂在其中

  杜煥說,自己也曾是弱勢社群,小時候全家移居香港,居於劏房,物質匱乏。如今能夠幫助他人,也感自得其樂,「有些人或者從沒見過吹糖,例如有些七、八十歲的婆婆,也從未見過吹糖,當看到可以這樣製作吹糖時,像變回一個小孩。過程中你看到他們開心,自己也不用多說。」

  康文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非遺資助計劃,目的是提升公眾認識和了解非遺項目,支持傳承工作。截至去年年底,該計劃下有124個獲資助項目,吹糖體驗工作坊是獲資助項目之一,其他的涵蓋研究出版、公眾節目及教育推廣活動、傳承培訓課程、節誕祭醮等。

  康文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王康瑜表示,香港非遺清單現有480個項目,該署希望透過非遺資助計劃,利用多元化的活動和模式,向社會上各階層人士,包括殘疾人士、學生、少數族裔等,推廣非遺,「我們也曾與盲人學校合作,舉辦南音傳承計劃,以及向少數族裔人士教授粵語和貼揮春文化。」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