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選科面面觀 2/學法律修國際法 灣區執業展拳腳

時間:2024-04-30 04:02:40來源:大公报

  左上圖:每年7月DSE放榜,同學拿到成績單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滿意成果,自然笑逐顏開。左下圖:同學們在DSE放榜後可能要為修改選科作出選擇,需要得到有用的學科資訊及選科建議。右圖:《大公報》上月推出「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為DSE考生介紹香港最需要、最有發展潛力、最有前景的學科,受到廣泛歡迎。

  無論是新興專業還是傳統熱門專業,其課程的開設目的,離不開為行業輸送市場需要的人才,讓修讀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現夢想。《大公報》上周六舉辦的「我的志願.我的夢」座談會上,多個行業的嘉賓匯聚一堂,向DSE考生分享從業心得,給予選科建議。有法律界嘉賓表示,修讀普通法、英文好的人才或可考慮從事大灣區法律業務,競爭力更強。專家們建議同學們不妨參考《大公報》上月推出的「JUPAS學科透視」系列報道,綜合掌握、分析資訊,思考前路。\大公報記者湯嘉平、趙之齊、余風

  本港大學的法律系向來被認為是「神科」,不過,本科畢業後進一步精修成為國際法的人才,在香港並不多見。今年2月,國際調解院總部確定在香港設立,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相信,這為本港國際法方向的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他在座談會上指出,香港本地普通法出身的法律人才學習國際法更有優勢;且若去到大灣區執業,因應國際法本身特性,國際法人才在不同法系之間的適應難度或會更低、銜接起來更加迅速。

  特區致力培訓國際法律人才

  「『國際法』這個名詞,可能讓大家誤解只涉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它實際上是很廣泛的概念。」孫勁說道。他指出,國際法包括國際經濟法、國際司法、國際貿易法等。隨着中國越來越多參與國際治理,國際法人才需求亦會增加,「這也給香港年輕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帶來廣闊空間」。

  孫勁同時指出,國際法是非常專業的學科,一般本科期間只有一門課程涉及,因此需要學生畢業之後再精修,在良好的法律知識基礎上學習國際法、國際政治知識,且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是較高端、長線的人才培養路線。

  談及本地國際法人才供給,孫勁直言,香港普通法人才很多,但普通法和國際法人才之間還有差距,「要更有針對性地培育國際法人才,結合國際交往需求,往前再邁一步。」他認為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是本港國際法人才培養上的重要一環。

  除了本地發展,近年來,「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等制度配合,亦讓本港法律人才有機會開拓業務範圍至大灣區。

  普通法出身學習國際法有優勢

  但此前兩地法律人才流通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內地大陸法系與香港普通法系之間的銜接。對此,孫勁表示,在國際商法和國際法領域,「這種連接和融合非常迅速,各國相對通用的規則才能被稱作國際法或國際規則。」有些國際公法亦是各國本地化立法的參考,較容易共通共聯,在不同法系間銜接難度亦會較小,這是國際法學習的機會所在。

  孫勁認為,本港普通法出身的人才學習國際法更有優勢。他說,國際法規則很多都根據國家實踐得出,而英語及普通法的使用在國家實踐中佔比較高,因此國際規則中不少內容都會參考普通法。

  建設國際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正在籌備的國際調解院,人才需求涵蓋國際公法、外交、國際經濟法及跨國商法等各方面,亦對調解技能有較高要求。孫勁指出,即使看似要求很高,但以前這個領域基本屬於發達國家,現在發展中國家亦能有自己的國際調解院,亦是重要機遇。他向同行了解到,以前在香港讀國際法難有這樣的機會,「現在國家力量增強,香港『聯絡人』的地位也更強,機會也更多」。

  孫勁在座談會上指出,國際法主要用來調整國與國之間的政治、經濟等關係,因此「國際法人才的職業範疇、服務及理想都能超出國家利益,拓展到全球各地。」並且,近年國家支持香港拓展對外交往,「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建設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且越來越多香港企業走出去,國際法律服務需求亦增多,相信會帶給國際法人才滿滿的收穫感及成就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