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垃圾收費試行8/違規丟垃圾難監察 物管與住戶易衝突

時間:2024-04-15 04:02:36來源:大公报

  圖:(左)淘大花園分別在2014和2017年參與垃圾收費試驗。住戶莫女士表示,仍未知垃圾將會在收垃圾時放入現時的大垃圾桶,還是派人逐戶上門收集。\大公報記者盧剛昌攝;(中)翠湖花園2021年曾參與「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先導計劃」。清潔工鳳姐表示,將會用透明膠袋代替黑色垃圾膠袋,方便分辨是否使用了非指定垃圾袋。\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右)大廈是垃圾收費試點,居民包好垃圾後再放進指定垃圾袋。\大公報記者盧剛昌攝

  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已實行了半個月,惟指定袋使用率竟未過半,市民普遍對落實計劃有保留。然而在「先行先試」計劃開展前,政府早在2014年就已開展過「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試點計劃」,位於九龍灣的淘大花園、三無大廈集中的土瓜灣等地、位於石門的翠湖花園等住宅業戶亦參與其中。作為垃圾收費的先行者,他們會否對計劃更有信心?

  大公報記者訪問上述住戶,有住戶認為「香港地方小,如要實行垃圾分類和收費實在有難度」。香港物業管理聯會會長黃健平補充,物業界為此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如何找出未用指定袋丟垃圾的住戶,而就算找出違規住戶,也要溝通,甚至舉報,雙方易產生衝突,好難處理。\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盛德文、蘇荣

  淘大花園分別在2014年曾協助政府進行垃圾收費試驗,比較按重量、體積及專用垃圾袋收費三種方法,哪一種實施時會較為有效。第二次試驗是於2017年,試驗使用專用垃圾膠袋實際上的困難;兩次試驗令淘大花園變成「環保屋苑」。

  雖然已有垃圾收費的試點經驗,但淘大花園的住戶依然對落實措施表示擔憂。「不知到時會派什麼容量的指定垃圾袋,平時不可能次次都將垃圾分得太細,只好將垃圾乾濕分離後,將乾的垃圾湊齊再棄置,廚餘就天天清。」淘大花園住戶莫女士表示:「這樣下去,會增加好多垃圾膠袋和大堆的垃圾在家,有多大的家可以這樣放垃圾?」莫女士續指出,垃圾將在收垃圾時放入現時的大垃圾桶,還是派人逐戶上門收集也還未知。

  三無大廈沒監察更難落實

  在土瓜灣及九龍城舊區一帶是傳統的老區,有不少三無大廈,記者在美景街見到有市民將一袋袋白色膠袋的家居垃圾直接棄在街頭垃圾桶旁。

  住在土瓜灣美景街的街坊鄧先生表示,家裏一直有對垃圾做分類回收,但政府宣傳不足,特別是三無大廈沒有監察,住戶未必能按要求使用指定膠袋,相信8月1日難以全城推行垃圾收費。

  位於石門的翠湖花園亦於2021年參與環保署推出為期半年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先導計劃」。香港物業管理聯會會長黃健平稱,翠湖花園屬於中高端住宅,配套設施足、業戶受教育程度高,相信推行難度較小;然而這種現象未必具有普遍性,「翠湖花園的住戶大多是業主,但去到一些物業是租戶多、分間單位多就比較麻煩。」他指出,這並非所在物業不想做好,而是一來其物業空間不足,二來其財務上的承擔能力也不夠,三來住戶生活壓力大,未必有額外精力去顧及,故總體成效難評估。

  另一個是「難監管」的問題。黃健平指出,針對如何找出和跟進未用指定袋丟垃圾的業戶,政府未提供明確指引予物業管理界,黃健平亦理解「很難提供」,但物管公司在具體操作時是有機會面臨不同挑戰。

  「舉報80歲婆婆叫政府拉佢?」

  「我們曾經與不同部門傾,若你真想強力執行垃圾收費,又要有效果,那肯定是要在每個垃圾儲存點裝上閉路電視,不然你的政策行不通的。」黃健平表示,這樣做的效果可想而知,一來很多市民會覺得私隱不受保障,二來開支亦不小。就算找出違反計劃要求的住戶,也要溝通,甚至舉報,「如果有一個80歲的婆婆不用指定袋,我們同事會不會也要影她的照片,然後將相即時上傳到政府,告訴政府去拉佢?如果同事未來得及影相,又要如何向政府舉證,證明就是這個人違反計劃要求?」黃健平認為,物管與住戶「朝見口、晚見面」,於情於理在操作上都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激化矛盾。

  「但最後承擔主要責任的,隨時可能還是物管。」黃健平說,大廈公契有規定,物管必定要將所有大廈的家居垃圾清離處所,若有垃圾留在處所且政府部門來視察後無法找到垃圾持有者,就有權檢控處所管理員。黃健平擔憂,這樣下去業界離職率亦會增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