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安全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華社7月1日發表題為《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寫在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之際》的文章指出,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十年來,有力保障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有力促進了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文章指出,十年來,國家安全法引領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國安法律體系「四樑八柱」基本形成
國家安全法通過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訂國家安全法律30餘部,其中新制定20部,涵蓋了政治、經濟、國土、軍事、網絡、社會等多個領域。國務院制定修改60多部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政法規;各省區市積極發揮地方立法主動性,制定出台國家安全法實施辦法以及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近500部。
在中共中央領導下,中國國家安全領域存在的立法空白得到有力填補,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的「四樑八柱」基本形成,為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十年來,國家安全法有力提升國家安全執法司法普法水平。
國家安全各領域執法司法部門深入貫徹實施國家安全法,強化法治思維,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維護重大經濟利益安全,依法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強化生態安全風險防控,依法預防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一組成績分外亮眼─
十年來,中國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全國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國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
文章強調,落實法律精神,人人有責;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為。
「『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做好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