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職業司機前路2/的士業雪上加霜 冀優質車隊救亡

時間:2024-03-29 04:02:36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的士演變

  本港的士牌價較高峰期大跌一半,跌至近十年新低,但車行不願減租,近日傳出多間車行為求托價,寧願將租不出去之的士停泊在每季收取廉宜租金的政府停車場內,也不願減租。《大公報》調查發現,有大批的士懷疑長期停泊在多個政府停車場內。

  不過,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反駁,牌價跟隨息口和股市樓市走勢,全港只有約200輛的士租不出去,僅佔整體的士數量的1.1%,開工率達九成以上,但司機收入受到疫後市民減少晚間外出、白牌車搶佔市場等因素影響,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促請政府加強打擊白牌車。業界又希望盡快組成車隊推行優質的士計劃吸引市民乘搭,可改善現時經營情況。\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翻查紀錄,2015年的士牌價高峰期,市區的士牌價高達723萬元,新界的士牌價達591萬元,隨後幾年,牌價略為下跌,徘徊於600餘萬及500多萬元。2019年黑暴時期,香港百業蕭條,之後再經歷三年新冠疫情,的士牌價拾級而下,至2023年初,市區的士牌價跌穿400萬關口,近期更在300多萬元徘徊,市區的士牌價最新報333萬元,新界的士270萬元。

  長泊停車場 車身封塵

  的士牌價下跌,的士車租卻未見大幅回落。近日坊間傳出消息,多間車行為求托價,營造回報高、出租率高、短缺氣氛,寧願將租不出去之的士,泊在廉價季租政府停車場內,也不願減租。

  運輸署轄下九個政府停車場有為的士提供廉價季租,只需2040元,平均月租僅680元。《大公報》調查發現,平日繁忙時間,多個政府停車場有的士停泊,部分懷疑長時間未有租出。

  大公報記者在本月中旬的日間時段,先後到葵芳、林士街、天后及筲箕灣政府停車場實地了解,發現不同樓層也有多部的士停泊,以葵芳停車場為例,3月10日傍晚6時左右,共有24輛的士停泊;上環林士街停車場於3月11日下午3時許,有21輛的士停泊;同日下午4時許,天后停車場有18輛的士;傍晚6時許,在泊位較少的筲箕灣停車場,也有13輛的士停泊。

  大公報記者之後幾日,再前往了解,結果發現,部分的士仍泊在原位,小部分略有移動車位。泊在原位之的士一般集中泊在高層,車身有薄薄灰塵,甚至車身油漆已剝落,懷疑已經停泊一段時間。以天后停車場為例,停泊在內的士數量,佔的士季租65個泊位約27%,高層有8架停泊,有幾輛更是並排。

  不減租疑避免牌價再跌

  有業界人士指出,的士車主的營運成本,主要來自繳交保險、牌費、停車場租金等,若長期停泊無法租出,影響車租收入,但部分車行寧願將的士長期停泊,也不願意「減租益人」,避免牌價進一步下跌。

  不過,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疫情期間曾經有逾千輛的士停駛,但隨着社會復常,現時全港只有約200輛的士因租不出而長期停泊,佔整體的士1.1%,日間的士開工率98%,夜間的士開工率介乎92%至93%。收入方面,扣除車租及燃料費用,日間司機收入介乎800至1000元,夜間司機以往收入較高,但現時市民減少夜間活動,夜間司機收入已經跟日間相若。

  對於政府停車場有的士長期停泊,周國強相信,只佔其中少數,由於的士出租率不俗,所以車租沒有明顯下調。談到業界前景,他坦言,的士業行情不論牌價、生意額、司機收入,也跟經濟市況掛鈎,近年白牌車持續擴張版圖,吸納不少職業司機轉行,影響公共運輸業人手補充,白牌車在市面行駛,也直接搶去的士業生意,他期望政府加強執法,進一步打擊白牌車運作。

  「的士與白牌車就像在球場對壘,政府是球證,的士業界面對對手『打茅波』,不斷做出不君子行為,政府不能坐視不理!」他要求政府盡快打擊白牌車,的士業界將約見警方及運輸署代表表達有關訴求。

  運輸及物流局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正檢視法例以更有效處理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亦正研究如何規管網約車平台,加強打擊非法活動;本年中就規管涉及的政策和法律觀點,與議員、業界等溝通及聽取意見。

  另外,政府去年建議車主組成車隊推行優質的士計劃,運輸署前日(27日)已向的士業界介紹的士車隊制度的主要牌照條件,並計劃下月中旬邀請的士業界申請車隊牌照。署方要求每支車隊亦須包含一定數量可供輪椅上落的的士及較豪華的的士。車隊的士於加入車隊時,車齡不得超過三年,整個牌照期內車齡不得超過十年。署方並要求每個車隊必須提供網約渠道(包括手機程式及網站)及電子支付方式,以及在車廂內安裝閉路電視系統與提升駕駛安全的科技裝置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