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之言/商船前往東南亞 經香港補給

時間:2024-03-22 04:02:32來源:大公报

  圖:古物古蹟辦事處的李偉文和蕭麗娟表示,發掘出的文物與海上貿易有緊密關連。\大公報記者鍾佩欣攝

  港英殖民政府以往把英佔之前的香港表述為落後的「小漁村」,但根據現存的古蹟及古籍記載,香港早在南宋時期已利用自身地理優勢,發展貿易、提供補給、製鹽活動,達到一定規模,並非英殖民地時期英國政府所指,管治香港之初只屬漁港。立法會議員、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歷史系教授劉智鵬指出,香港的成功,最重要是港人的奮鬥。

  本地歷史教科書之中,最早提到香港,往往是由宋帝逃難到香港的故事。根據古蹟及古籍的記載,當時(公元1277年)的香港,已經不是小小的漁港,已懂得運用自身的地理優勢,製鹽活動達到一定規模。

  早在北宋時期,已在香港設立官方鹽田,到了南宋,更於今天土瓜灣、觀塘一帶,設立大型官方鹽場(即官富場),派鹽官來管理,並位列宋代十三大鹽場,更是一個海上交通樞紐,甚至是軍事重地。

  「那時候的香港,絕對不是所謂的一片爛土、小小的漁港,英殖民時期的說法,純粹是政治考慮,意圖抹去跟中國的關係,以及放大英治時期的貢獻!」劉智鵬指出,文獻記載當年不少從中國前往東南亞的商船,也是沿岸行駛及補給,香港正是其中一個補給的地方,從出土文物的證據也揭示,香港早在宋朝時期已經有商貿往來,絕非只是一個尚未開發的漁港。

  劉智鵬認為,香港在上世紀急促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除了英殖民政府建立制度,讓香港成為自由港,更重要是香港人的奮鬥,早在九七回歸前,已經獲得祖國支持,例如不少港商在內地發展工業,內地提供不少人力物力,回歸後國家給予香港更多的支持。 大公報記者賴振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