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標準補價有助加快土地發展

時間:2023-12-29 04:02:33來源:大公报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會德豐地產副主席黃光耀表示,標準金額補地價可為市場提供確定性,有望能縮短換地及改契的時間,也給發展商與政府洽商換地時多一個選項。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表示,特區政府將補地價標準金額於活化工廈落實恆常化,以及將其擴展至新界農地是好的開始,因可給予市場一個明確訊息,有關措施不再是臨時性質,往後會持續進行及作定期更新。不過,他認為政府只每年才檢討一次標準金額,略有不足,因現時就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率也每年更新兩次,在面對目前複雜多變的環境下,樓市也會較為波動,若能每年檢討兩次會較理想。

  華坊諮詢評估梁沛泓表示,發展商有多一個洽商補地價的選擇,一定可加快土地發展,尤其是分區內部分位置較佳的土地。然而,因地價的變化遠大於樓價,若政府能加密每年檢討標準金額的次數,則有關補價金額會更貼市,發展商肯補價的意欲就更大。他說今年樓價及地價均大幅波動,但標準補地價金額未能適時調整,令發展商無意採此方式補地價,全年只3宗標準補地價個案。另政府幫助發展商在原址換地的土地上,收回餘下最多一成其他業權人所持土地,可更有助善用土地。

  香港測量師學會認為,標準補價範圍包括新市鎮、和現有或擬議鐵路站附近土地,可增土地發展的透明度和確定性。然在計算特殊工業用途工廈活化下前期地價,僅是普通工廈的獲七折保留,可再檢討。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新界農地補地價以往涉及商討最少要2至3年,工廈重建補地價「標準金額」安排擴至適用於新界農地的安排,相信有助加快程序,為地產商發展新界農地提供誘因。他形容總比任由土地「曬太陽」更好,但前提要有足夠交通配套。他指政府對很多農地都欠缺長遠規劃,令附近一帶都沒有主要運輸道路,即使補地價更具透明度,都會令發展商卻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