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合作共贏/兩地人才互補 助科研成果轉化

時間:2023-12-19 04:02:24來源:大公报

  香港X科技創業平台發布創科人才指數同時,還舉行了以「香港,從『科研高地』到『創業熱土』有多遠?」為主題的圓桌對話,嘉賓們就科研產品在香港本土的成果轉化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香港城市大學高級副校長(創新及企業)楊夢甦指出,很多大學每年有幾百個專利申請,但能授權出去的專利百分比都是個位數。他表示,將實驗室成果轉變成商品需邁過一道「死亡之谷」,這通常有兩個方向,一是企業對大學成果授權轉化,但香港目前沒有這方面的企業,而大灣區的企業以製造業為主,亦缺少作為原創的企業。另一方向是鼓勵科研人員用自己的成果去做初創,但這條路的難度更大。

  為協助成果轉化,楊夢甦認為要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谷」提供養料,即注重創科生態圈的培養。同時,要鼓勵年輕人「敢於失敗」,「創業項目可能會失敗,但帶着項目走過這條路的年輕人是成功的」。

  楊夢甦笑稱,年輕人想走出「死亡之谷」亦要有健康的身體,因為這是很長期的過程。

  創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辦人朱毅豪發現,科研成果轉化與日常做研究之間的最大差異是要考慮很多客戶的現實需求,因此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讓科研成果更加貼地。他續指,由於香港在工業資源上仍較缺乏,不方便大規模生產,因此公司需將工廠設在廣州。他亦希望未來有足夠的場地和資源,讓產品的中試線能轉移到港,因其與研發緊密相關。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歐國威表示,自己的公司在內地和香港都有據點,他發現兩邊人才優勢不同,香港的人才科研能力更強,但深圳人才的動手能力更優,因此他亦會將香港人才調去工廠幫忙設計生產線。同時他也發現,去過一線的人回到辦公室亦有變化,相比以前更能做出能夠穩定生產的設計。因此他認為,人才的培訓需要不同層面的交流,提供更多經驗積累的機會,在這方面,「深圳和香港是分不開的」。\大公報記者趙之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