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彩虹邨憑七彩顏色的招牌外牆,成為「打卡」勝地。
「我們在彩虹邨住了40多年,有很深的感情,如非必要絕對不捨得搬走!」昨日下午,老居民陳伯在邨內球場漫步時,對大公報記者道出心中感受。
有60年歷史的彩虹邨是本港最老的公共屋邨之一,憑着七彩顏色的外牆,近年成為香港「打卡」勝地。近日有消息指,房委會有意把該邨分期清拆重建,居民既有不捨,亦期待重建後有一片新天地。
陳伯形容,彩虹邨是個「寶地」,為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提供安居之所,雖然不捨得離開,卻又希望可改善生活環境。他期望重建之後,彩虹邨的招牌七彩外牆可以延續,為港人和遊客留下「永恆的彩虹」。\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文、圖)
1.7萬人居住 消息指分期清拆
上世紀60年代落成的彩虹邨是房委會樓齡最大的五大「長老」屋邨之一,有11座樓宇,樓高由7至20層不等,共提供7455伙,住了超過17000人。消息指,當局考慮到彩虹邨「年事已高」,決定分期清拆重建。
昨日下午,街上有點微風,住在彩虹邨金碧樓的陳伯如常在邨內的球場漫步,碰上相熟街坊時,他會駐足閒談幾句。陳伯對記者說,他和太太在彩虹邨已生活了超過40年,「我在這裏養大了三個子女,他們都是住到長大買樓先搬出去」。大兒子搬離彩虹邨時,曾建議陳伯一同離開,但他和太太都沒有搬走,「我們和彩虹邨有很深的感情,如非必要,絕對不捨得搬走!」
然而60年樓齡,很多單位難免有破損。陳伯說,近兩三年家中廚房、洗手間的天花,出現爆裂和剝落,「基本上都靠自己修修補補」。他又笑說,「太太經常說,大家見到屋邨的外牆這麼漂亮,卻不知道屋內很殘舊」。
聽聞屋邨將會重建,陳伯不無感慨,「雖然個個街坊都說不捨得,但屋邨舊了,要拆都沒有辦法」。他說,如今只和太太同住,清拆後搬去哪裏都沒有所謂,希望重建後可保留七彩外牆,「這裏每天都有很多遊客過來拍照,擔心以後再難見到這麼有特色和美麗的公共屋邨了」。
彩虹外牆爆紅 遊客專程打卡
劉伯既是彩虹邨街坊,也是邨內的老闆,他經營的嘉南士多早在1962年開張,主要做街坊和附近學生的生意。70多歲的他是士多第二代傳人,作為邨內的老店,不少熟客街坊閒時都會到店內跟他聊天,「大家傾下東南西北和時事,什麼都會討論一番」。他說,「要清拆重建當然不捨得,擔心到時街坊都要各散東西」。不過他估算清拆都要等到五年後,就算已經到退休年齡,都會堅持營業下去,更希望重建後可以在原區再經營士多。
彩虹邨外牆漆上繽紛的彩虹顏色,令老邨添上活力,吸引遊客慕名而來。昨日,在邨內著名「打卡」位、停車場樓頂的籃球場,有波友在切磋球技,亦有旅客專門來拍照。來自韓國的李小姐說,彩虹邨「打卡」在社交媒體上爆紅,到此「打卡」已列作遊港必到行程。聽到彩虹邨將重建,她感到遺憾,「可能今次是最後一次見到彩虹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