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市區「輕微僭建」 研申報後暫緩執法

時間:2023-11-03 04:02:25來源:大公报

  圖:市區各處常見僭建痕跡,特區政府研究容許「輕微僭建」在申報後毋須即時清拆。

  施政報告提出明年修訂《建築物條例》,把現時容許新界村屋僭建物主動申報、可暫緩清拆執法的安排擴展到市區,以處理市區「輕微僭建」,另會研究按僭建大小和嚴重程度,採分級制訂立不同罰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現時密封露台、紅山半島獨立屋等較嚴重僭建個案,不可能允許業主申請登記僭建物後獲放生,強調修例並非「特赦」或鼓勵市民輕微僭建,屋宇署及地政署將整合人手處理僭建。有測量師表示,市區僭建的潛在風險較新界更大,對於「輕微僭建」的定義需視實際情況做明細規定。\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

  甯漢豪昨日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檢視建築物條例是為加強打擊僭建或違規建築,修例方向是收緊並加強罰則,包括研究降低檢控門檻、按僭建物規模制定不同罰則等,強調不會有「虛位」。

  甯漢豪:聚焦嚴重個案 並非特赦

  她說,當局正研究就輕微僭建個案,如加建冷氣簷篷架、伸出旗杆、晾衫架等,允許業主申請登記僭建物,暫不處理;並就輕微僭建個案發出勸喻信,要求業主在指定時間內清拆,但強調並非特赦或鼓勵市民輕微僭建,因現時執法工作需要聚焦在較嚴重的僭建個案。

  她又說,現時僭建的最高罰則20萬,認為有空間提高,會研究按僭建物大小和嚴重程度,制定不同罰則,並考慮定額罰款制度。

  至於紅山半島懷疑涉及僭建的調查進展,甯漢豪表示,目前懷疑有60多間獨立屋涉及僭建問題,強調當局「絕不手軟」。若認為日後類似紅山半島的僭建情況只要進行登記,政府便會放生的話絕對是遐想。

  現時政府對新界村屋於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已申報的潛在風險較低的現存僭建物只會記錄在案,每五年由合資格人員進行安全檢驗,除非僭建物變得危險,屋宇署不會要求即時清拆。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指出,市區有不少晾衣架、冷氣架等小型僭建物,數量龐大,而市區人流車流量亦較新界更多,僭建物的潛在風險亦與新界的情況不同,因此無法完全套用五年一檢的方案。何鉅業認為,市區「輕微僭建」的定義需視實際情況做明細規定,對於定期檢查的安排亦須應專業評估情況作出明確要求,相信條例清晰的情況下可幫助緩解樓宇僭建執法的壓力。

  測量師:「輕微」定義需按實際情況

  甯漢豪日前回應立法會議員書面查詢時表示,目前屋宇署及地政總署分別有720人及610人處理僭建物及非法霸佔官地個案,每年分別平均接獲3萬宗及逾1萬宗相關個案。截至今年9月,今年清拆及糾正僭建物數目達24184宗,非法佔用政府土地個案9728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