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利寶珍形容香港是「寶地」,不但貿易自由,而且方便結交人脈。
政府在海濱舉辦夜市,從事食材進出口生意的利寶珍是其中一位參展商戶。她認為,夜繽紛的構思是好的,從商戶的角色而言,能夠起相當大的宣傳推廣作用。但她在參與過程中留意到,參與海濱夜市成本高、申請牌照關卡多,恐打擊商戶參與熱情,甚或影響活動效果,她認為政府要在審批牌照時拆牆鬆綁,並為商戶提供更優的便利和誘因,商戶才有更多空間做出更吸引市民的商品,真正激活夜經濟。
利寶珍參加了灣仔舉辦的「海濱藝遊坊」,與其他三個商戶合租三個檔口。利寶珍表示,政府雖然免卻了商戶的場租,但各項雜費成本高昂,她舉例,活動開幕至10月23日期間的約16個營業日,由於其攤位要用到冰箱,並需24小時通電,其電費報價單要近一萬元,還有其他指定租用收費,例如每個檔戶規定要租用一塊場地提供的「收檔布」,每塊租金800元;提供市民閒坐的桌椅,每張租金100元;防水插蘇租金1800元;發光燈箱租金1800元……「實際上,商戶營業時間不長,從黃昏到夜晚,生意未必很多,但成本卻不少,經營壓力不小。」
利寶珍坦言,貨品要便宜親民,成本是商家首要的考慮,若政府可在成本上為商戶減輕負擔,商戶才有空間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
她又提到,申請參與夜繽紛活動時,食環署要求商戶提交營業牌照等證件的正本及蓋章,商戶要親自到政府部門處理,費時失事,「外國很多地方已電子化辦理這類申請,但我們還要親自到場,真的不方便。」她亦指出,食環處對商戶的牌照和營業資質的審核,要等到夜市開張前一天才能完成,若商戶需要補充資料,未必能在開張前完成文件準備。利寶珍希望,政府在再舉辦同類活動是,可以進一步簡化手續辦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