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國民教育嘉年華」昨日舉行,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參與。
【大公報訊】記者黃珏強報道:培養對國家的歸屬感,國民教育是重要一環。新界潮人總會、元朗民政事務處昨日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國民教育嘉年華」,透過不同的攤位遊戲,讓公眾增加對國家與中華文化的認識。現場氣氛熱烈,很多家長帶同子女參與,不少攤位前亦大排長龍,有家長表示,活動很有意義。
國民教育嘉年華設有十個遊戲攤位,包括充分認識國家知識的「國家及香港特區的象徵知多少」、體驗中華文化的「古今漢字大配對」、增強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綠在回收」等,完成所有攤位遊戲能獲得熊貓公仔作紀念。
10歲的子欣與媽媽一同到來,她說最喜歡古文字配對遊戲,「玩遊戲時,攤位的叔叔會講解文字演變歷史。另外了解到過往未學習過的茶文化,好開心能學識很多中華傳統文化。」
帶同7歲女兒到場的馮太說,希望女兒在暑假也能學習,「小朋友在學校都有學,但未必非常了解,譬如她今日在遊戲中,明白國歌與國旗的歷史背景,好有意義,可以加深對祖國的認識。」
「古今漢字大配對」攤位需以字卡配對相應甲骨文,攤位負責人曾先生稱,甲骨文有超過3000年歷史,遊戲可讓市民感受祖國文化的承傳,「大家都好有興趣,在遊戲中會講解文字演變歷史及知識,有些少數族裔家庭也有玩,認識中國文字。」
新界潮人總會主席莊健成表示,希望通過嘉年華在校外推動國民教育,增進市民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及文化自信,共同維護國家安全,亦培養小童及青年正面價值觀和愛國愛港情懷,成為有國家觀念、有質素、對社會有承擔的新一代。
署理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梁宏正致辭時表示,希望透過嘉年華活動,讓學生在學校外學習國家歷史,亦令市民更全面及準確地認識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以及香港與國家在歷史文化等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