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消委會報告/愈治愈痛!痛症療程投訴3年增7倍

時間:2023-08-16 04:02:31來源:大公报

  圖:痛症困擾無數都市人。

  「頸梗膊痛」、「神經痛」等痛症困擾無數都市人,坊間有不少公司推出多種痛症紓緩療程,不少聲稱由專業人士提供或有名人代言,但收費不菲。有患者於四個月內在硬銷下購買了200次療程,花費逾30萬元,但痛楚並無得到紓緩。

  消委會表示,今年首七個月接獲38宗有關痛症療程的投訴,三年內增加逾七倍。投訴涉及的療程不少是以預繳套票形式銷售,以優惠折扣或贈送療程作招徠,而當中最高金額涉及預繳107萬元,事主患有認知障礙。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勿大量購買療程,在沒專業評估下花費大量金錢,冒上延誤病情甚或傷害身體的風險。\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王先生長年受嚴重脊椎痛楚影響,徹夜難眠。他被A公司吸引,該公司以藝人代言並標榜「首次免費體驗,免診金及送一次治療方法及止痛膏」,體驗當日,職員用儀器照他的背部後,指痛楚是脊椎彎曲所致,情況極嚴重,需將脊椎拉直。職員先用儀器大力拍打他的脊椎兩側,再用手推直脊椎,其後,一名脊醫多次問他有否感到立即變得靈活自如,雖然他沒太大感覺,但職員仍游說他相信療程成效。

  「免費」變收費 傷背入院留醫

  其後職員說,照背部是免費,拍打脊椎及人手推直脊椎則需收費,並推銷七萬元共41天的療程套餐。王先生要求按次收費,但不獲接受。在職員不斷的高壓推銷下,他最後簽訂服務合約及付款。但他當晚背部劇烈疼痛,最終入院留醫。其子翻查療程單據發現,一項聲稱消費滿七萬元送贈的激光嫩膚,其實亦要收費。兒子向消委會投訴A公司誇大成效,誤導及誘導父親購買大額套票,經消委會調停後,A公司退款約5.5萬元。

  李小姐患有肩周炎,常感手痛及麻痹,她被C公司的廣告吸引,她接受試做免費療程後,在職員落力推銷下購買療程,但每次治療時,職員仍不斷推銷,她因為擔憂職員只顧推銷而忽略療程安全,每次都半推半就地購買更多療程,在去年7月至11月的四個月內,共花費31.7萬元購買逾200次療程,但大量的療程並無助紓緩痛楚,她不滿高壓銷售手法,向消委會投訴,要求C公司退回13.7萬元未使用療程費用,經消委會調停後最終獲退還9萬元。

  誤導簽合約會觸犯商品例

  消委會表示,過去三年多接獲有關痛症療程的投訴數字持續上升,由2020年的五宗,升至2022年的32宗,今年首七個月已有38宗,普遍涉及療程效果不佳及不良行銷手法,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預繳六萬元。

  消委會接獲的投訴中,最高涉及預繳107萬元,事主患認知障礙,因膝蓋痛,去年6月經人介紹下在某公司購買約5萬多元的60次預繳療程,每次療程時均有職員游說增購,至今年1月,事主共花費107萬元買療程,但療程有時限,事主沒可能在限期內全數使用。事主家人發現後,向消委會求助,經調停下獲退款35萬元。

  消委會提醒商戶,不能以高壓手法或誇大病情及成效誤導消費者簽訂服務合約,或其他不良營商手法推銷其服務及療程,以免觸犯《商品說明條例》。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表示,消費者要小心有關療程是否由專業人士處理,留意中心是否取得註冊牌照,如有療程公司訛稱由註冊物理治療師或中醫等提供服務,就屬於違法。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