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書展2023/書展開鑼熱鬧 藝文書籍搶手

時間:2023-07-20 04:02:24來源:大公报

  圖:書展除一般中文書,亦設有英文書區及兒童書區,方便一家大小的需要。\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第33屆香港書展昨日開鑼,一連七日在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這次是社會全面復常後首次舉辦,場內人頭湧湧,當中有大批內地遊客。

  有入場書迷表示,書展有不同國家、各地文化的書籍,體現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角色。有參展商說,推售的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和外國社科書籍,最受書迷歡迎。\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 王亞毛 黃珏強 顏琨 劉毅

  由貿易發展局主辦的「香港書展」昨日開鑼,同場還有「香港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共有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近780家參展商,入場人士可以憑一張門票逛三個展覽。在書展場內,有匯聚香港、內地、海外的琳琅滿目書籍,亦有展示嶺南文化的黃飛鴻特別展區和廣東主題館、富有草原風韻的內蒙古主題館。展出近30個國家及地區的文學及文化藝術品的「國際文化×藝術廊」散發獨特魅力,吸引市民駐足,學習幾句有趣的外語,聽一聽用各國語言朗誦的地方詩詞。

  「特別感受到香港的多元化」

  場內氣氛熱鬧,不少人拖篋入場「掃貨」。來自深圳的王先生說,很多年前來港曾到過書展,昨日特意再來,認為只有這裏的書展能見到各個國家和不同文化的書籍,書展能發揮香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角色。他又說今年書展安排很好,參觀的人很多,但不算擠迫。他喜歡看歷史類書籍和小說,打算花三、四百元購買。

  劉女士與家人從內蒙古來香港旅遊,剛好路過會展中心便逛逛書展。她說以前很少有機會參與如此大型的書展,「知道香港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得很好,這次也特別能感受到香港的多元化、文化的匯聚。現在正考慮買本英文的兒童讀物帶回去給小朋友學習!」

  下班才入場的Chloe說,每年都會來書展購書,尤其喜歡人文社科類書籍,在書展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社科類書籍,較曾去過的其他地方的書展,更容易找到心儀的外文書。她認為香港是多文化共存的城市,對讀者及書商都是良好的文化交流平台。

  實時直播 讓書迷身臨其境

  香港中和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鳴華表示,中國傳統文化書籍、外國社科書籍和小說均很受歡迎。他稱香港不是文化沙漠,而是經濟與文化共進的結合體,市民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類的書籍都有很高的接受度,足見香港對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高度包容。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克凌說,外語學習類的書籍、中國傳統名勝畫冊及外語文學書籍均受讀者歡迎,今年書展推薦香港本地作者撰寫的外語學習書籍,及由英國作家書寫的70年代香港少年的成長故事。期望將正面的書籍推薦給讀者,說好香港故事。

  中華書局在書展進行實時直播,推薦不少熱門繪本及兒童文學。中華書局副總編輯杜辰稱,「直播營銷是我們自疫情期間就進行的嘗試,如今雖然通關了,但我們還是預期有一些讀者未能來到香港,想通過社交媒體的直播讓書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