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特 稿/「棚仔」拉下「布幕」 租戶難忘街坊情

時間:2023-02-01 04:23:42來源:大公报

  圖:「棚仔」布市場昨日關閉,有布販堅持做到最後一刻。\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味道就是不一樣,這裏有種舊舊的味道,只有在這裏尋找。」屹立深水埗欽州街44年、俗稱「棚仔」的欽州街臨時小販布市場昨日下午5時正式關閉。有布販做到最後一刻,手持軟尺,一邊兜售布匹。也有市民、學生趁結業前來幫襯,見證歷史,作最後告別。

  「棚仔」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布料集中地,早在1970年代開始有布販進駐,「臨時」了44年,全盛時期共有190多檔經營,其後政府停發小販牌,加上這個簡陋狹小的布藝市場經歷過兩次祝融之災、夏天難耐的高溫,還面臨搬遷問題等,近年只剩下最後一批年長小販。以往客源種類多,小至上家政課的學生、做手工藝的家庭主婦,大至內地、東南亞廠方,甚至是明星亦曾到「棚仔」幫襯。這些年來來去去的老顧客,和布販之間的交流不只是生意交易,而是生活的連結。

  外國學生慕名而來

  「棚仔」昨日終於要拉下「布幕」,舊客人紛紛趕至作最後告別。有讀時裝設計的學生最後一次到「棚仔」買布做功課,「買做馬甲的『魚骨』蕾絲,造芭蕾舞的裙,在這裏可以買齊,不用走來走去。」除了本地學生會來「掃貨」,外國學生一樣慕名而來,在澳洲悉尼修讀時裝設計的Zahra表示,每逢放假都會回港到「棚仔」購買布料,她表示自己雖不太懂得說廣東話,但布販仍然相當友善及願意幫忙。

  「棚仔」盛載了許多生活回憶,陳女士與丈夫在「棚仔」經營布檔超過40年,「我在這裏湊大兩個仔,在這裏『玩大』,現在他們都成家立室了。」亦有街坊表示:「以前年代的特色,新年代不會再有。城市要發展,我想很難保留」。

  最快年內清拆建屋

  「棚仔」部分合資格的布販獲政府安置,搬遷至通州街橋底街市的臨時「新布藝市場」,今日開幕。場內共有53個攤檔。16名接受搬遷安排的檔販已獲准提前在租約期正式生效前進行搬遷及裝修工作。

  房屋署文件顯示,「棚仔」用地將興建一幢約30層高的「插針式」公營房屋,預計可提供240個單位,以容納約670人,並於2027年入伙;至於「棚仔」則預計最快今年內清拆。

大公報記者陳樂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