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春節習俗歲晚篇/今貼揮春迎新歲 明日闔家慶團年

時間:2023-01-20 04:23:49來源:大公报

  圖:防疫措施放寬,一家人可以歲晚聚首一堂吃團年飯,最開心莫過於起筷一刻。\大公報記者 華英明攝

  還有兩天就是兔年,按照習俗,歲晚年廿三便要開始預備過年,一直忙到年三十晚!昨天年廿八,家家戶戶已「洗邋遢」,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今日是年廿九,要在家中貼上揮春及春聯;明日是年三十晚,一家人整整齊齊吃

團年飯,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過年習俗傳承中國文化,但近年受到疫情影響,難以依傳統習俗吃一餐團年飯。

  香港終於邁向復常,大家歡天喜地迎接春節,親朋趕及過年共聚一堂,喜迎兔年。大家不妨細味新年習俗傳統,重拾節日氣氛。\大公報記者 余風

  年廿九(今日):貼春聯

  人們這天會在大門兩側貼上揮春和春聯。傳統春聯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現在則多由機器印製。春聯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

  很多家庭普遍會在大門上貼一個「福」字或者是一張財神的畫像,也有人家把「福」字倒着貼,寓意「福到」;在大門楣和門的兩邊都貼上一幅揮春;客廳也會貼上「招財進寶」、「花開富貴」等立體圖形揮春。

  老人還會用「大吉」、「花開富貴」等字樣的揮春裝飾花盆、盆桔,又或在桃花和桔子上掛一些吉祥語掛飾或是放入硬幣的紅包;米缸的上面還貼上「常滿」,在陽台的牆上貼「天官賜福」,不少家庭的門前都有一張有「出入平安」字樣的紅地氈。

  【宜】

  購買新衣過年,希望在新年帶來新氣象以及福氣。

  【忌】

  貼揮春時,不應倒貼。

  年三十(明日):團年、賣懶

  一家人忙碌、為口奔馳一整年,難得在歲晚聚首一堂,一起吃團年飯,當吃過團年飯後,便會同往逛花市。逛花市一定要拉上家人及好友,在人擠人的花市買個大風車逛上一圈才算圓滿,寓意新春「行大運」。

  年三十亦要賣懶,所謂「賣懶!賣懶!賣到年三十晚!」意思是要在新一年之前戒除懶惰。

  年三十大除夕晚上,全家人聚首一堂吃團年飯的習俗在疫下變得難能可貴。不論外出享用團年飯,抑或在家團年都要吃得豐富,傳統會有大魚大肉,更有湯圓作飯後甜品,意指一家人團團圓圓、豐衣足食。

  【宜】

  祭祀神靈後,一家人可圍坐一桌吃年夜飯,稱為「圍爐」。魚丸、肉丸和蝦丸取意為三元及第,魚則寓意為年年有餘。

  【忌】

  勿早睡覺,應守歲一直至深夜或天明,用意替長輩添壽,亦為自己迎好運。

  年廿三:祭灶

  俗稱為「小年」,而「祭灶」意思是要拜祭灶王爺,古人相信灶王爺負責管理家中灶火,祭灶是為了祈求家中不會發生火災,保佑家人平安。

  【宜】

  大人及小孩都應洗澡、理髮,而民間亦有流傳「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忌】

  民間流傳「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時,只限於男性。

  年廿四:開炸

  傳統家庭會在這一天做「油器」,例如煎堆、油角、蛋散等。雖然這些賀年食品酥脆可口,但含有太量油分,不宜多吃。

  【宜】

  無論有何不開心事都不宜爭吵,必須和和氣氣,否則增加晦氣。

  【忌】

  打掃房屋,以祈求驅除病疫,新年安康。

  年廿五:蒸糕

  年糕的諧音「年高」,寓意步步高升,所以在這天大家都會蒸糕。但糕點的熱量極高,進食時應注意分量。

  【宜】

  貼上窗花裝飾,以祈求來年旺福。

  【忌】

  起居及言語都要小心及謹慎,展現自己最好一面,以博取玉帝歡心,降福來年。

  年廿八:洗邋遢

  「年廿八,洗邋遢」,這一天是大掃除的日子,一家人會總動員,把家中裏裏外外清理乾淨,並會集中地洗澡及洗衣,務求把「污穢」、「窮氣」、「衰氣」洗掉,希望乾乾淨淨進入新的一年。事實上,家中清潔乾淨,病菌亦會減少,健康就自然會來。但為何要選年廿八來洗邋遢?因為廣東話「廿八」諧音為「易發」,所謂財不入污門,因此趁年廿八來打掃乾淨,送舊迎新,迎接財神。

  【宜】

  切忌令家中米缸空空如也,米缸應「常滿」,代表衣食無憂。

  【忌】

  利用碌柚葉沖涼洗走霉氣。相傳有關習俗由清代開始,百姓利用有濃烈香味的碌柚葉洗澡,有辟邪去穢的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