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專家呼籲高危人士補打第四針,以加強保護力。\中通社
昨日本港再多11641宗確診,較前日再下降17.5%,但仍多64名患者離世,七日平均死亡人數升至66.1人,七日平均死亡率升至0.412%,創七個月新高,第五波疫情累計12193名患者離世。
有本港專家指出,近日已打三針死亡個案增多,相信因免疫水平開始下降,呼籲高危人士補打第四針;國家衞健委專家倡每年注射一劑疫苗,每半年在家自行噴鼻一劑疫苗。\大公報記者 邵穎
昨日新增個案中,包括11318宗本地感染個案和323宗輸入個案,港大醫學院的最新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為0.877,顯著回落至1以下。不過,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近日分析發現,已接種3針新冠疫苗的患者死亡率有上升,料與接種時間相隔已逾半年,效力漸減退,而需要聞氧氣的重症患者亦有增多。
許樹昌:撤隔離令遲早問題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截至今年1月4日的統計數據,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組中,接種四針人士的死亡率明顯較低──在60至69歲、70至79歲、80歲至以上人士中,接種四針人士的死亡率分別為0.04%、0.22%及1.50%,較相應群組三針人士0.08%、0.32%、2.27%分別低100%、45%及51%。
許樹昌估計,通關後短期內確診數字會增加,但要視乎本港重症及死亡率對醫療系統的影響,再考慮是否需要收緊通關防疫要求。他續指,新冠在港已是風土病,認為取消隔離令是「遲早問題」,但相信要待冬季過去、疫情緩和時會再檢視措施,屆時輕症或無徵狀者或可戴口罩上班。他稱,自己曾經刻意除口罩與確診的家人談話,但未受感染,未知是否與打了五針有關。
衞健委倡每年打一劑疫苗
國家衞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建議,每年應注射一劑疫苗,每半年在家自行噴鼻一劑疫苗,因為呼吸道是病毒進入人體的關口,噴鼻疫苗可使呼吸道產生有效黏膜免疫,以及呼吸道細胞免疫,即使吸入病毒,亦不能進入上呼吸道細胞,以有效預防感染。
盧洪洲指出,今次內地疫情,很多重症患者有生命危險,原因之一是過往沒有很好接種疫苗,尤其是過去3年到6個月,沒有接種或全程接種,很多人只是打一針或兩針,而且在2021年年底之前接種。他強調,一定要在冬春季、疫情來臨前半個月盡快「異源性」接種,即接種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以便相互之間有互補,調動人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更大範圍延長保護時間。
昨日本港8間安老及8間殘疾人士院舍,合共有21名院友確診;908間學校呈報2668宗個案,涉及2294名學生及374教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