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細說快測棒/新冠病毒遇上抗體 即時現形

時間:2022-12-29 04:23:47來源:大公报

  左圖:招彥燾博士介紹,市面上有許多不同品牌的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其主要原理均大致相同。右圖:將充分混合樣本的測試溶液滴入快測棒,通過「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技術,可偵測出病毒表面的蛋白質。

  快速抗原檢測(簡稱「快測」)已成為大多數人日常必備物品,相較核酸檢測的複雜程序及所需的時間、金錢成本,快測的普及更成為防疫、抗疫的關鍵環節。

  不過,快測背後的科學原理,你又知道幾多?大公報記者專訪相達生物科技創辦人招彥燾博士,該公司是本港快測供應商及研發公司。招博士說,研發快測的靈感來自於美國的毒品測試,而新冠的快測是使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技術,檢測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以偵測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抗原即病原體,一旦感染,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就會被抗體所發現,測試結果呈現『陽性』。」\大公報記者 蘇薇

  新冠檢測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抗原快速檢測、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不同檢測適用的場景、目的均不相同。抗原快速檢測和核酸檢測屬於診斷檢測,主要用於檢查人體當前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而抗體檢測查的是受檢人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史。

  採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

  招彥燾博士介紹,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不同品牌的抗原快速檢測試劑盒,但其主要原理均大致相同。抗原是指病原體,例如病毒、細菌等外部的分子或分子結構,其存在於新冠病毒(SARS-CoV-2)表面或病毒中,通常在感染的早期(兩至三天)就可以在上呼吸道中被檢測出來,因此將其作為檢測新冠病毒的指標。

  招博士說,新冠抗原快速檢測的原理,是通過「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技術,檢測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偵測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如果有感染,病毒表面的蛋白質就會被抗體所發現,測試結果呈現「陽性」。

  他解釋,在抗原檢測的試紙上有一層硝酸纖維素膜(NC膜),在膠體金試紙中用做C/T線的承載體,其中C線為對照線。在T線下方的材料上會固定有能與新冠病毒結合的抗體,用以顯示抗體在測試條上的位置。而快測盒中配有的測試溶液中一般則含有幾種常見的生物緩衝溶液和表面活性劑,可以保證病毒活性物質的完整,且從測試棒上裂解細胞,提取抗原。部分品牌的溶液會含有經過高度稀釋的少量防腐劑。

  當鼻拭子/咽拭子的樣本與測試溶液充分混合後滴在試劑盒上,測試溶液在液體與物體之間的附着力和因液體分子間內聚力而產生的表面張力組合下形成毛細管作用,令溶液在不需要施加外力的情況下,橫向流過NC膜,帶走NC膜上的抗體。如果有感染,樣本中的病毒抗原將與T線位置及NC膜上的兩組抗體結合,形成抗體複合物,最終所有物質將在T線位置沉澱並顯色,也就形成了試紙上的第二條紅線,最終顯示陽性結果。沒有與病毒結合的抗體則在試紙上移動至C線,呈現紅線指示測試完成。

  招博士強調,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檢測產品的優點是價格便宜、操作簡單便捷、出結果速度快。與核酸測試不同,PCR核酸測試是透過將病毒RNA逆轉錄為DNA,並複製出幾億倍以達至可以檢測的數量,所以可以在病毒量較低的時候,更早期、準確地檢測到病毒的存在。

  病毒少難測出「陽性」

  針對有市民提到,在出現疑似症狀時使用抗原快測檢測卻未出現「陽性」結果的現象,招博士指出,每個人確診後,身體內的病毒量會隨着時間累積增多,症狀也會變多,抗原快測需要樣本有較高含量的病毒才能呈現結果。他舉例:「有的市民雖無症狀但病毒量高,因此即使無症狀也會檢測出『陽性』;反過來,市民有症狀但病毒量未達抗原檢測的值就會出現『假陽性』結果。」另外,招博士強調,不同品牌的產品特性不同,使用方法也會有輕微不同,在自我檢測的過程中,不同的採樣手法都會對結果有所影響,因此務必要緊跟說明書操作。

  招彥燾建議,若市民不處於高危地區或日常無暴露風險,每周檢測兩次即可;如若需每日上班、上學、經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屬於高暴露風險的人群,則可每日一測,但不必因過於恐慌而一日多測。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