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蹤/「辱華餐」愈揭愈臭 律師:須追究

時間:2022-09-19 04:24:15來源:大公报

  圖:「辱華餐」處所被揭無食物業牌照,律師促依法追究。

  本月10日,《大公報》揭發有餐飲公司大搞「辱華餐」,報道引起廣泛關注。食環署證實,報道中有關晚餐的處所及涉事的餐飲公司均無酒牌,而提供晚餐活動的處所更無食物業牌照。

  這個名叫「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曾幾何時的香港)、每位收費高達三千二百元的主題晚餐,多道菜式名字以近代中國的屈辱史作賣點,包括「鴉片戰爭」、「日軍入侵」等,在中國人傷口灑鹽,激起公憤!涉事餐飲公司聲稱當晚是私人活動,不受餐飲業防疫條件規限。不過有律師指出,晚餐食客大多互不認識,已非私人聚會,且公開收錢,涉及商業營運,建議執法部門調查及掃蕩。

  近日,記者再到當日晚餐場所了解,大廈水牌已不見相關公司的名字,另外該餐飲公司的「辱華餐」網頁亦已悄悄刪除。\大公報記者 余風、盛德文(文) 李斯達(資料) 調查組(圖)

  有飲食業及法律界人士直指,該公司以公開收費形式提供餐飲服務已非私人活動,並涉嫌違反《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應課稅品(酒類)規例》(第109B章)及《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食環署回應指,會留意有關情況及採取適當行動,並已將相關處所未領有酒牌的情況轉介相關部門跟進。

  重回現場調查 廣告燈箱失蹤

  大公報記者追查發現,當晚在天后電氣道一幢商業大廈22樓舉行的辱華晚餐場所,是時下流行的共享廚房,以出租形式,提供餐飲到會或場地出租服務,據其網頁顯示,收費以4小時為單位起計。9月16日傍晚,記者再到該處所了解,發現大廈大堂的電子水牌已不見其名字,而流動廣告燈箱亦沒有了「辱華餐」相關資料,之前場內布置的紅色裝潢已全數拆除。一名在店內打掃的女子對記者表示,上址是私人地方,對外開放出租,可以來包場及聘用廚師,提供煮食。

  此外,報道刊出後兩天,Relish的網頁仍有「Once Upon a Time in Hong Kong」的介紹,顯示活動由「9月1日至9月17日」,惟記者9月13日再查時,相關網頁已下架。而記者同日到Relish登記在黃竹坑業發街的一幢工廈22樓某室,發現大門虛掩,旁邊放有大袋垃圾,室內有數張枱櫈疊起,惟門口及樓下的水牌均不見該公司名字,頗為神秘。

  據Relish餐飲公司早前網頁公開資料顯示,該項主題晚餐收費每位3200元,晚餐地點位於電氣道的處所,場內可供20人晚餐,所有客人需在網上預訂及付費,客人付全費後,會獲特定號碼,以作確認。

  付錢網上訂位 場內酒水任飲

  記者於9月8日通過網上訂位,獲安排翌日到上址享用晚餐。當晚記者最早到場,負責接待的外籍女子,只要求記者以手機掃描門口「安心出行」二維碼,即可入座,沒有再要求核實「疫苗通行證」及做快速抗原測試。記者目擊當晚其他食客均只掃「安心出行」,而毋須做任何測試或被要求出示核酸檢測結果。入場坐下後,侍應即奉上一杯香檳作「迎賓酒」。場內設有開放式水吧,擺滿各種酒水及酒杯,有3名職員負責打理酒水。飯局開始後,所有菜式都會配上一款紅或白葡萄酒,無論是網上或當晚的菜單,都列明酒類的名稱、款式、年份及產地等,所有酒水可供不停添飲。

  當晚場內有4名廚師工作,晚餐約7時半開始,共16名客人,大部分是外籍人士,全部圍坐在一張長形的餐桌,大部分互不相識,涉嫌違反不超過8人一枱的防疫規定。晚餐加插多場歌舞表演,其間有舞孃更持酒樽將酒倒入一名外籍男客人口中,氣氛火熱。而晚餐提供的八道菜式,其中第五道「日軍入侵」是日式魚生和刺身,第八道菜「憧憬未來」中Parfait(芭菲雪糕甜品)均涉《食物業規例》中的限制出售食物(包括刺身及冰凍甜品)。

  就食環署回覆,天后有關的處所沒有食物業牌照及酒牌,大公報記者再向Relish查詢該處所及有關活動是否已停辦,及對於網上指有關活動有辱華成分作何回應,惟截稿前Relish仍未有回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