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智能監測系統為電梯「治未病」

時間:2022-09-11 04:23:43來源:大公报

  圖:機電工程署工程師通過模型介紹智能升降機移動監測裝置的特點。

  電梯事故可大可小!機電工程署發現,扶手電梯的扶手帶與梯級速度不一、升降機開門發現與樓層地面高低不平、機廂不正常震動等,這些電梯問題佔平時出現乘客跌倒事故原因的八成。

  為及早做好保養維修預防意外,工程師研發兩套智能監測系統,透過科技「治未病」,並在今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金獎,包括用紅外線鏡頭實時監控升降機與各樓層的平層誤差,以及光纖傳感器實時監測自動梯不同組件的運作狀況,分析扶手帶與扶梯速度是否一致等。有關系統已安裝在半山扶梯、朗豪坊商場等地。\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文/圖)

  截至2021年,全港共有7萬多部升降機及約1萬部自動扶手梯,「若靠近裝修地盤,或升降機及自動梯本身運作速度較高、客流量較大等,電梯每個月出現問題都有可能。」機電工程署一般法例部高級工程師區子威舉例稱,升降機上落系統易出現問題,機廂地面與樓層地面高低不一,出現平層誤差,導致乘客跌倒,該類事件時有發生。

  誤差超限定  發警告提示乘客

  區子威介紹,署方2021年研發的智能升降機移動監測裝置(i-EMSD)可利用人工智能運算及影像分析技術,有效監測平層不準、異常震動等問題,升降機開門前,裝置會先透過紅外線鏡頭實時分析平層誤差,當誤差超出限定數值時,即發出警告提示乘客小心絆倒;當到達選定樓層後,紅外線影像仍有變化,即機廂無故移動,系統會停止升降機開啟,保障乘客安全。

  15自動梯試用 包括朗豪坊商場

  另外,為及早保養維修自動梯各關鍵部件以預防故障,機電工程署早前研發的智能數碼自動梯監測系統(i-DEMS)可集結光纖光柵和其他高度精準的傳感器,透過機器學習和雲端運算科技,監測自動梯不同組件的運作狀況,包括扶手帶與梯級的速度偏差、梳齒板上是否有硬幣、螺絲等外來硬物。

  區子威表示,i-DEMS系統在硬件上的造價約五萬元,2019至2020年間已在金鐘道政府合署、朗豪坊商場、中環半山自動行人扶梯等15條自動梯上試用,大大減少了與機件故障有關的事故;i-EMSD裝置則預計本月底或10月初,安裝在薄扶林及葵涌職業訓練局的兩部升降機作教學用途。

  兩項研發成果在今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金獎,亦在香港工程師學會的電子項目比賽榮獲冠軍,區子威表示,希望能用創新思維與科技,預防更多電梯事故發生,避免出事後再維修,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