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泰航空與理大簽署三年合作協議,合辦綜合見習機師培訓計劃。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隨着全球疫情逐漸明朗,各國放寬入境限制,航空業再現生機。國泰航空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合辦國泰航空全新的綜合見習機師培訓計劃,是首次由本地院校教授航空理論課程,培育本地航空業人才。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期望,計劃能於2025年前培訓逾1000名本地見習機師。有正受培訓的見習機師表示,疫情總會過去,對航空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見習機師陳梓盈2019年畢業於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本來對航空一無所知的她,在14歲那年,電視劇《衝上雲霄》熱播,令其對航空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於是報名參加了香港青年團的夏令營。活動中,她登上了飛行服務隊的「超級美洲豹直升機」初次接觸到航空,「那種在空中的感覺一試難忘,令人嚮往。」
自此,陳梓盈立志要成為一名機師,並參與了大大小小的航空證書課程,並在外國自費體驗及學習飛機駕駛,「除了在空中那自由飛翔的感覺,我也喜歡感受將客人成功送到目的地的快樂和成就。」她認為,綜合見習機師培訓計劃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讓她實現理想。
模擬駕駛747-8飛機
另一名實習機師徐凌峰是理大物業管理科的畢業生,因大學期間看了一本本地機師寫的書,從機師分享自己的生活時,漸漸對航空產生了興趣及憧憬。他先後在2016於國泰城的模擬駕駛艙體驗駕駛波音747-8飛機,2017年到溫哥華參加航空課程,得到10小時的飛行體驗,肯定了自己的夢想,「操控自己在空中自由飛翔,感覺像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這種感覺讓人着迷。」
有別於以往的機師培訓課程需全程在外國培訓,國泰與理大合辦新課程部分是在香港授課,徐凌峰認為新安排可以令學員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同時亦可以方便與同學探討問題。
首期實習計劃已於今年3月開展,共有24名見習機師參加。為期55至60星期的課程包括三階段培訓,分別為理論、模擬駕駛訓練、飛行訓練。理大會提供為期150個工作天的理論課程,包括至少750小時的教學和考試;順利完成課程後,合格學員將赴海外接受飛行訓練,最後返港於國泰城接受多組模擬駕駛艙訓練。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出席國泰與理大的合作簽署儀式。他致辭時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疫情趨於穩定後,相信航空業界將迎來強勁的復甦,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特區政府除了見證業界開拓的機遇,亦努力推動航空業人才的培訓工作,致力把香港發展成為區域航空培訓中心。
鄧健榮指,國泰已為迎接全球旅遊需求增加而作好準備,並展開全面的招聘計劃,期望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招聘逾4000名前線員工,其中包括逾700名機師,當中包括400名將於2023年底前完成見習機師培訓計劃而晉升的二副機師,亦期望於2025年前培訓逾1000名本地見習機師。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表示,未來理大會積極與業界合作,發展更多專業資格的培訓計劃,並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航空業的發展,為香港及國家民航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