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慶祝回歸25周年/25歲中醫新丁:香港中醫業機遇無限

時間:2022-06-21 04:23:36來源:大公报

  圖:江詠欣覺得香港中醫業未來充滿機遇,希望本港中醫院可以如內地中醫院般,中西合璧,造福病人。

  「香港是我家,我在這裏生活感到很幸福!」1997年香港回歸,有一群與特區一同成長的25歲年輕人,各自為理想奮鬥,當中包括女中醫師江詠欣。

  詠欣自小有份中國情懷,追尋中醫夢,憑着「堅忍不拔之志」,終於成為本港年輕女中醫師。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將於2025年成立,詠欣覺得香港中醫業未來充滿機遇,希望本港中醫院可以如內地中醫院般,中西合璧,造福病人。\大公報記者 余風(文) 黃洋港、受訪者(圖)

  讀中醫必定是出自中醫世家?非也。在牛頭角下邨長大的詠欣笑稱自己是「屋邨妹」,出生於尋常家庭,家中屬幼女的她,與父母及哥哥一同生活,「小時候最愛和哥哥到樓下的車仔檔吃東西。」詠欣自言生活圈離不開觀塘區,幼稚園、小學、中學都在家附近的學校就讀。年少的詠欣已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我喜愛傳統的中國文化,喜歡跳中國舞,中學開始已跟隨老師學習數年。」此外,文學、翻譯小說及宋詞等也是她的至愛,奠定了她研讀中醫經典及醫古文的基礎。加上香港位於華南沿岸,經常接觸中藥材,及其母親對四時湯水的心得,也潛移默化地讓她吸收中醫知識,「媽媽夏天會煲赤小豆,眉豆湯;冬天煲雞湯,補身的黨參湯。」

  中醫博大精深

  「學醫秘技是努力,再努力!」

  中醫學博大精深,屬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理的一門學科,還結合四時變化,注重天人合一的概念,不止理論還需實踐,令詠欣更感興趣,及後她被浸大中醫藥學院取錄。

  學習中醫,令詠欣深深體會到學海無涯,「讀完六年中醫即使你什麼也沒有拿走,定能練成堅忍不拔之志。」她更笑指,開學禮時,老師傳授學習中醫秘技,便是:「努力,持續的努力!」她逐步體會此真諦。此外,中醫學業繁重,課程亦包括西醫學,如藥理學、生理科技及化學等,說到此時身材瘦弱的詠欣打趣地說:「每次期末試,便有想死的心!」為了學習,圖書館成了中醫學生的「家」,無論日夜,打照面的多是「同門」。而中醫主要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針灸科,推拿科,詠欣最愛是針灸科。

  期盼中醫院

 「能以中西合璧治理病人」

  憑着「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決心,詠欣去年中醫畢業後,隨即入職醫管局轄下的中醫診所,服務深水埗區基層市民。成為中醫界新丁的她表示,初次開診在緊張中度過,替病人診斷、辨證、治法、開處方及醫囑外,還要完整地以電腦記錄,加上高級醫師在旁監督,現在想起也感到壓力。她憶述一名長期失眠的病人前來求診時,表現「燥底」,大聲質問為何服藥效果不似預期,她指深明病人受病情所困才會有此行徑,及後以平靜祥和化解病人怨氣。

  第五波疫情期間,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應邀來港,足證中醫藥對抗疫的重要性。對此詠欣也有同感,她指當時新冠病患數目龐大,有確診病人前來中醫診所求診,上址頓成分流站,為有需要病人提供診治,而經此一疫,讓她看到中醫治療新冠病人,無論在任何階段都有一定療效,不少中醫亦自發遙距及網上診症,甚至快遞藥物到病人家中,發揮「同心抗疫」的精神。

  現時年輕人潮語是「躺平」,又為買不到樓而擔心,但談到未來,詠欣對香港仍是信心滿滿,「我覺得香港發展愈來愈好,對中醫重視度愈來愈高,我對在香港發展很有信心。」現時政府設有中醫藥發展基金,資助創業及研究發展,詠欣覺得這兩方面對中醫業發展均十分重要,並期待本港首間落成的中醫醫院,不只限於門診,還能以中西合璧治理病人。事實上,香港中醫並非高薪厚職,入職月薪只約二萬元,此時詠欣靦腆笑說:「我希望政府投放多些資金在中醫藥發展,中醫人工可有所提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