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亦是《大公報》創刊120周年。《大公報》創刊120周年慶祝儀式昨日下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多名政界人士表示,《大公報》走過了120年風風雨雨,始終承擔着發揚愛國精神。《大公報》一直不忘初心,理性、熱誠傳播正能量,為國家、為民族、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余風(文) 攝影組(圖)
林淑儀:關注基層及勞工界聲音
全國政協常委、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表示:《大公報》作為香港最有歷史的傳媒機構,希望未來能繼續傳播正能量,講好「一國兩制」,同時多些關注社會基層及勞工界聲音,為市民主持公道。
余國春:維護國安 作出突出貢獻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余國春表示,讀書時候已與父親一起閱讀《大公報》,自己關注政治內容最多。2019年黑暴期間,《大公報》和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挺身而出,走在最前線,為社會帶來正面訊息及正面的報道,不斷發出正能量的聲音,為社會恢復穩定,促進人心回歸,維護國家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胡定旭:揭露真相 助止暴制亂
全國政協常委胡定旭表示,從小就一直看《大公報》,《大公報》報道客觀公正,對國家發展的深入報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修例風波期間,《大公報》堅持揭露真相,為止暴制亂發揮重要作用。
施榮懷:歷經風雨 仍發光發熱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施榮懷表示,《大公報》經歷了120年的風雨,特別是經歷過戰亂以及修例風波,都一直不忘初心,堅持將國家及香港重要的政策,傳遞給廣大讀者。祝願《大公報》為國家、為香港記錄更多重要的篇章。
李引泉:新時代需要正能量報章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引泉指出,過去120年的歷史發展波瀾壯闊、悠悠萬事,《大公報》始終站在歷史的潮頭,理性、熱誠傳播正能量,凝聚好的共識,為整個社會、為國家、為民族、為香港的發展,作出貢獻。如今在新時代,社會仍然需要《大公報》。我祝願《大公報》一如既往,理性傳播正能量,凝聚社會共識,為國家、民族及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李應生:不畏艱辛 發出正義聲音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應生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致大公報的賀信語重心長、高度讚揚《大公報》創辦以來秉承立言為公之宗旨,旗幟鮮明地為維護香港行穩致遠發出正面聲音,並指出日後更要繼續肩付傳媒的影響力,弘揚愛國傳統精神。
李應生指出《大公報》一直報道真相,尤其是在黑暴期間都不畏艱辛、不畏惡勢力,為市民發出正義聲音,不像其他報章歪曲事實。他讚揚《大公報》將國家政策詳細報道,希望《大公報》一如既往時刻不忘初心,為市民發聲。
蔡素玉:不嘩眾取寵 地位舉足輕重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蔡素玉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向《大公報》創刊120周年發來賀信,實屬莫大的榮耀,代表《大公報》在香港報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也是對香港傳媒的肯定,對愛國愛港的傳媒寄予厚望。《大公報》堅持弘揚愛國精神,以不嘩眾取寵的手法,務實準確地報道實況,獲得廣大市民一致肯定。我記得在2019年黑暴期間,《大公報》記者一直走在最前線,無畏無懼報道事實的真相,哪裏有事發生,哪裏就有《大公報》記者,將最快、最真的情況呈現在讀者眼簾。
董吳玲玲:繼續引領港人了解國家歷史
全國政協委員、善德基金會主席董吳玲玲指出,《大公報》是中國發行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伴隨香港、伴隨祖國走過120年的風風雨雨,始終承擔着發揚愛國愛港精神的使命。
希望未來《大公報》能夠繼續引領港人,尤其是青少年,更多了解國家歷史與民族文化。祝賀《大公報》越辦越好!
黃國健:勞工新聞外 也追看金融副刊
行會成員、工聯會榮譽會長黃國健指出,「如果要看新聞,《大公報》是最佳選擇!」黃國健讚揚《大公報》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報紙,尤其現時香港在網上充斥很多假新聞,《大公報》的報道既詳實又準確。
他笑言自己是《大公報》的長期忠實讀者,平時不只是看勞工新聞,個人較為喜歡看金融方面消息,也會追看副刊的內容。
他祝願《大公報》一直承傳延續下去,宣揚正確和正義的聲音。
楊志紅:繼續向外報道香港真實情況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楊志紅表示,《大公報》報道國家的新聞,宣揚愛國愛港精神,在香港發揮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公報更好地發展下去,將香港的真實情況報道出去,繼續發揮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