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都薈/報紙檔 山窮水未盡

時間:2022-05-24 04:23:40來源:大公报

  圖:在尖沙咀天星碼頭經營報紙檔的麥先生表示,賣支裝水是報紙檔的主要收入來源。

  曾經,報紙檔就像現在的便利店,「梗有一檔喺左近」。

  如今,報紙檔就像隱形了一樣,途人每天路過但視而不見。

  除非,你剛好經過時想買一支水,才會想起報紙檔。

  但是,報章製作專業、嚴謹、具公信力,有重要的存在價值,不可能被網上媒體取代;報紙檔在過去、現在甚至將來,仍是紙媒行業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

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文) 蔡文豪(圖)

  「報紙檔」三個字上周再次走進大眾視線,皆因有報紙檔遭賊人爆竊,偷走逾20條香煙,總值約1.5萬元,令每天殷殷勤勤做着街坊小生意的報販血本無歸。「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前報紙檔就只賣報紙和雜誌已足夠搵到食,買樓養家;現在開檔報紙檔,剛剛夠出份糧。我們做報販的都是基層,這樣被人偷了萬幾元,真是無陰功啊!」尖沙咀天星碼頭70歲報販麥先生說。

  「我細個時十多歲放學後就會來幫手『睇檔』和叫賣報紙,每當有船泊岸,我就捧住雞皮紙包着的報紙,站在出口位置叫賣,一毫子一份,一份賺三仙,一日閒閒哋賣上千份。」

  麥先生是一名報販二代,天星碼頭的報紙檔可說是他的家傳祖業,亦見證着報紙檔這個行業由盛變衰。

  「好記得,我十多歲放學後就會來幫手『睇檔』和叫賣報紙,即是大概上世紀60至70年代;每當有船泊岸,我就捧着雞皮紙包着的報紙,站在出口位置叫賣,一毫子一份,一份賺三仙,一日閒閒哋賣上千份,算不錯。高峰時期,特別是流行俗稱『公仔書』漫畫的年代,單是這個碼頭就有多達九檔報紙檔。」

  今天,尖沙咀天星碼頭只剩下四檔報紙檔,但其實更似雜貨攤檔。

  「報紙雜誌銷路無以前好,現時靠賣水、賣煙和其他貨品來增加收入,但收入依然不高。」麥先生慨嘆:「我都知報紙檔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甚至好多年前已被淘汰,為什麼我還是繼續開檔?你見我與絕大部分報販一樣上了年紀,有些人為生活繼續開,有些人像我就是找精神寄託,由細做到大,對這裏有感情、有歸屬感、有人情味。僥倖有生之年報紙檔還未『絕種』,我希望可以在這檔『歷史遺跡』一直做到不能做下去為止吧!」

 剛好有市民到報紙檔買報章,他對大公報記者表示,對報紙檔的式微感到可惜,他平日亦有瀏覽網上新聞,但認為報章製作專業、嚴謹、具公信力,其地位不可能被網媒取代,所以仍會每天閱讀報章以獲取有質素的資訊。

  下班繁忙時間,碼頭人來人往,兩個多小時內,麥先生只賣出了兩份馬經。其間,有人買煙、買涼果,有小朋友撒嬌叫父母買玩具,最多人買的是水。麥先生笑說:「改名叫『賣水檔』似乎更貼切。你們行外人想都想不到,賣支裝水是很多報販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為平所以多人買,售價約是便利店的一半。一箱有24支,一日賣到兩至三箱。雖然做的還是零錢生意,但靠積少成多,薄利多銷,天無絕人之路。」

  「你們行外人想都想不到,賣支裝水是很多報販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為平所以多人買,售價約是便利店的一半。一箱有24支,一日賣到兩至三箱。薄利多銷,天無絕人之路。」

  麥先生每日朝五晚七,開工14個小時,數十年來都是年中無休,直至疫情爆發後因街上人流大減,才開始在星期日休息。這個不起眼的報紙檔,如今在許多人心目中,或者可有可無,但它見證着傳媒及報紙檔的變遷,更是報紙行業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過去如是,將來也如是。

  我細個時十多歲放學後就會來幫手『睇檔』和叫賣報紙,每當有船泊岸,我就捧住雞皮紙包着的報紙,站在出口位置叫賣,一毫子一份,一份賺三仙,一日閒閒哋賣上千份。

  你們行外人想都想不到,賣支裝水是很多報販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為平所以多人買,售價約是便利店的一半。一箱有24支,一日賣到兩至三箱。薄利多銷,天無絕人之路。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