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聞追踨/港月棄千噸快測包 環保災難

時間:2022-05-22 04:23:32來源:大公报

  圖:近日有市民將使用過的快測棒等檢測廢物送到回收店「綠在元朗墟」,令員工承受染疫風險。

  快速抗原測試在第五波疫情下被廣泛應用,所有中、小學與幼稚園學生每天返學前都要做快速檢測,不少企業也有要求僱員返公司前需做快測,意味全港每天約有80噸使用過的快測包成為垃圾,除了加重堆填區負擔,更已成為海洋垃圾,令人擔心污染環境。

  有市民把使用過的快測棒,包括顯示有兩條線的快測棒混進回收物內,送到政府的社區回收站,引起播疫風險關注。一個月棄掉逾千噸塑膠製造的快測包能否回收再造,已成為一項頗惹爭議的環保議題。 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快測棒雖然體積細小,但根據統計處、教育局資料,全港的勞動人口及學生(包括特殊學校)總人數約為450萬人,假設每人每天都做一次快速測試,以一個快測包重量約為18.3克計算,每日可為香港帶來82.35噸的垃圾,相當於5.5架雙層巴士的重量。

  海洋生物循環進食 釀生態危機

  團體「上山下海執垃圾」成員方先生於今年四月初,在大欖近青山公路的海岸清潔海邊垃圾時,撿拾到大量檢測廢物,包括檢測樽、快速測試包、包裝袋等,攤開範圍有桌子般大。

  「香港近一年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快速檢測,這個現象就像以往在海邊找到大量口罩垃圾一樣。但這些(檢測廢物)塑料面積更大,更難分解,對海洋的污染更嚴重,而且有機會被雀鳥、魚類誤食,最終還是落到大家肚子裏。」方先生擔憂地說。

  方先生估計,這些漂流海上的檢測廢物,可能是市民不當拋棄後,經大風或雨水沖刷到海裏,也有可能是從搬運垃圾的船上掉下來。隨着快速測試愈趨普及,他擔心日後在海上的檢測廢物會愈來愈多,污染本地環境。

  環境保護署設於社區的回收網絡「綠在區區」下、位於元朗的回收店「綠在元朗墟」,近日在社交網絡發帖透露,一日內收到兩個使用過的快測棒,自嘲「連中兩元,六合彩都冇咁易中」,當中一個顯示「一條線」即陰性檢測結果,另一個是「兩條線」即是陽性檢測結果。

  回收店籲把用過快測棒棄置

  帖文呼籲市民「將用過嘅快測棒棄置」,否則「我哋員工要承受背後嘅風險,如果我哋有一個員工中咗,係會令二千個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