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建言獻策/議員促訂精準滅貧策略

時間:2022-04-27 04:23:27來源:大公报

  圖:政府應改革職訓工作,幫助婦女投入勞動市場,改善經濟擺脫貧窮。

  要解決香港在職貧窮和跨代貧窮等結構性問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民建聯教育政策發言人郭玲麗及單親協會總幹事余秀珠認為,政府不只要扶貧,更應效法內地有精準的滅貧目標和策略,才能改善本港貧窮情況。下屆政府首要解決基層住屋和醫療需要,檢討政府外判制度及最低工資,提升基層收入,改革職業訓練提升港人競爭力,善用青年、婦女及退休人士的人力資源等。

  扶貧委員會委員鄧家彪表示,第五波疫情下,基層市民為慳錢而排隊買兩餸飯,劏房戶一人中招全家染疫,貧窮問題的核心是解決房屋問題,20萬住在劏房的基層最需要協助,政府應設立2035年為終結劏房的目標。由於公立醫院醫生少,基層輪候求醫難,政府應增加醫生,改善安老及基層醫療服務。

  配合市場改革再培訓課程

  提出多建社區飯堂的選委余秀珠曾任扶貧委員會委員,她表示,看到不少善心食肆老闆派免費飯,長者跨區前來,可見需求很大,政府可在公屋地下空置地方建社區飯堂,向婦女及退休人士發放津貼,安排她們煮三餐,再上門探訪及向長者送飯。她又建議改革綜援制度,設下領取時限,以協助受助者就業為目標,並改革再培訓工作,令人力配合勞動市場需要,有工作亦可擺脫貧窮。

  民建聯教育政策發言人郭玲麗表示,政府應先重新界定貧窮定義,清晰訂立滅貧目標,以精準扶貧,助人自助理念有計劃地制訂減貧策略,包括提升年輕人競爭力,改革再培訓課程,政府亦應帶頭為公務員設立託兒服務,推出更多家庭友善政策。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認為,要提升基層工人保障,新一屆政府應檢討及改善外判制度,並在臨時失業援助計劃增加預防濫用機制,恆常化推行,協助行業式微的市民得到失業援助保障。本港向來經濟側重服務業,政府應推動產業多元化,令下一代有更多工作選擇,而北部都會區只有藍圖未有時間表,希望新特首可訂下具體細化計劃,未來有哪些就業機會。\大公報記者梁淑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